鰱魚,又叫白鰱。鱅魚,又叫胖頭魚。它們都是以水生浮遊生物為主要食物的大型淡水魚。由於鰱魚和鱅魚的食物和生活特點基本相同,垂釣方法也大體一樣,故下面只以釣鰱魚來進行研究探討。鰱魚的生長速度較快,其經濟價值相對較高,受到淡水養殖業的重視,是混養魚塘中的重要品種之一。它喜歡群遊於上中層水域,特別是水質較肥的明水區(無雜草等)。鰱魚的膽量特別小,受到驚動或碰到漁線時,常常躍出水面,驚慌逃竄,或潛入石縫中隱藏起來。同時,喜歡逆水而上,春末夏初,在河流上遊水域表現尤為突出。在我國北方地區,鰱魚很難自然繁殖,一般由人工投養。鰱魚既無鯉魚那股土腥氣味,也沒有刀魚所含那麼多的膽固醇,只要烹飪得法,味道相當鮮美。治療產婦缺乳、少鈣,也是首選最佳補品之一。

    (一)釣鰱魚的用具

    根據鰱魚的習性,通常采用浮釣法施釣。

    1.拋砣法。在底鉤釣具的基礎上,另加一個用硬質泡沫塑料做成的大漂,把原來的鉛墜換上有大孔眼的砣(如M5的螺絲帽或鉛皮電纜上的粗鉛管等都可以),使其能沿主線自由滑動,中間不受阻,就是拋砣法的浮釣用具。餌鉤線一定要比拴大漂線長出5厘米以上,否則,鉤掛在大漂上,拋到水中分不開,造成拋砣失敗。如果餌鉤線留短了,非加長不可。

    由大漂到餌鉤兩條線的總長度,一般40~120厘米為宜,過短鰱魚的可見度縮小,過長拋砣困難。

    2.海竿法。與拋砣法一樣,只是前者用海竿投,後者用手拋。海竿投比用手拋遠得多,易上大魚,且遛魚時操作方便靈活。用大孔眼鉛管或螺絲帽時,應根據海竿的強度或承受力來確定其重量。一般寧肯輕點,也別超重造成折竿。

3.帆釣法。就是用質輕浮力大的木板(如楊木、白松等),造一只帶帆的小船,借風力把餌鉤送到預定的水域。此船似A字形,可大可小,可用一道橫梁,也可用兩道橫梁,可用雙桅,也可用獨桅,可掛串鉤,也可掛組鉤,應根據場地和欲釣魚的品種而定。帆釣,受風力、風向、岸邊地形的影響。釣位應選在水深超過1.5米的大壩下,或陡坡處的深水區,只有這樣的水域才能放船,漁鉤才能不掛底。在大水庫施釣,可用帶搖把的線拐子纏線,能把船放出幾百米遠,操作起來比較方便。如用活河蝦、蚯蚓蘸香精裝鉤,可兼釣翹嘴鲌。如用發酵玉米粉餌裝鉤,既能大量釣取鰱鱅,又可兼釣草魚。如此長的主線,可用葷活餌、酸玉米面餌,間隔開掛餌,單鉤、組鉤混合使用(即用單鉤裝葷或活餌,用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