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首屆“放魚節”活動5月8日在長青園博園長清湖開幕,作為活動的主辦方之一的山東名人國際垂釣俱樂部,還在活動現場開展了路亞垂釣講座,將路亞垂釣作為市民“漁”文化的進行普及,並邀請國內著名垂釣協會專業人士與廣大市民面對面交流垂釣經驗。

記者在講座上了解到,山東名人國際垂釣基地設立在濟南國際園博園長清湖內,目前,基地已配置雙控(油推、電動)路亞艇、服務用艇、救生艇等共50余搜,建有可停放60搜釣魚艇的專用停泊碼頭。

“我們計劃今年6月份在這個基地舉辦一次全國範圍內路亞垂釣比賽,8、9月份舉辦一次大型的國際路亞垂釣比賽。”垂釣基地的負責人表示,目前國際垂釣比賽已經有俄羅斯等十多個國家的選手報名。

據了解,路亞垂釣法可以稱為“仿生餌釣法”,是模仿弱小生物引發大魚攻擊的一種方法。在釣魚過程中,釣魚者用的不是傳統的魚餌,而是模仿小魚形狀製造的假魚餌。據垂釣基地的工作人員介紹,路亞垂釣與傳統垂釣的不同,還在於傳統垂釣是人在等著魚上鉤,是“魚找人”,而路亞垂釣是“人找魚”,釣魚者不是靜靜坐在岸邊等魚來,而是乘坐路亞艇,去自己認為魚多的地方,利用假魚餌引誘魚上鉤。

目前,路亞垂釣在歐洲非常盛行,在我國雖然有很多的假餌製造廠,但很少有人用這種方法釣魚。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