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市三運會釣魚比賽在五一農場拉開戰幕。幽靜的垂釣池邊,來自新市區、沙區、烏魯木齊縣等5個區縣的43位垂釣高手各自坐在抽簽指定的位置上,開始了一局70分鐘的比賽。
“除了規範比賽場地和設施服務加強之外,還貫徹‘淡化金牌意識’政策,不以獎金吸引人,爭取讓每人都能參與進來。”市體育局副局長段嶽說,與前兩屆釣魚比賽不同,今年三運會的比賽設在了旅遊景區的垂釣基地,比賽項目都是結合市一、二運會的經驗,進行增加和減少項目,同時還邀請了三個國家級釣魚裁判,以保證比賽的公平公正。
此次進行的是成人組和老年組的比賽,分為個人賽和團體賽,由手竿3.6米釣對象魚和4.5米釣混合魚競賽項目組成。“考慮到高溫天氣下老年組的身體狀況,在賽程安排上,組委會將每個場次的比賽設定為70分鐘,分為上午和下午兩場進行。”大賽總裁判長何雁良介紹說,雖然池釣比賽以休閑為主,裁判仍然要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公平公正的態度來執裁。最終,頭屯河區獲得成人組團體冠軍,老年團體的冠軍則由烏魯木齊縣摘得。
在市三運會的比賽垂釣池邊,一位打著傘,聚精會神觀賽的老人顯得尤為特別。他就是陪兒子來比賽的曾治福。
說到釣魚,82歲的曾治福言語中充滿了興奮。“我從小就喜歡抓魚,1955年進疆時,開始學著用竹竿釣魚,上世紀70年代那會才開始興起釣魚,那時釣的都是尖嘴子、大頭魚。一直到去年,腿是實在不行了,沒辦法才不釣魚了。但是只要兒子每次去釣魚,我都會跟著去,他們釣多久,我就能看多久,只要能看著釣魚,我就舒服。”
為了看比賽,曾治福老人6點就起床了,早早趕到比賽垂釣池邊,等待比賽開始。“我們祖孫四代都喜歡釣魚,這次參加比賽的是我今年60歲的兒子曾玉龍,他的技術比我好,只要有時間,不吃飯不睡覺都要去釣魚,我們全家人都特支持他。”曾治福老人一邊看著比賽一邊說。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