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高歌一壺酒,一人獨釣一江秋”的疏離和冷寂,只沈澱在一千年前江雪中獨釣的蓑笠翁身上。對於現代競技釣魚選手來說,在頻頻的拋竿和收線中閱讀人生,是這項體育競技項目帶給他們的快樂和激情。
近日,一年一度的各類全國性垂釣大賽又將陸續在廣西揮竿。跟隨著浮標的顫動,我們或許也能去讀懂那些水情、魚情和人情。
賽事多 促進競技釣的發展
9月21日上午8時,在廣西水牛研究所的釣場裏,80多位釣魚愛好者已經擺放好魚竿,一場羅非魚爭霸賽即將打響。這樣的比賽,對於廣西的釣魚愛好者來說其實很尋常。廣西社會體育運動發展中心、廣西釣魚協會常務副主席黃金權告訴南國早報記者,在廣西各地,每星期都會有一兩場小型釣魚比賽,每個月則會有一場以上較大比賽。頻繁的賽事促進了競技釣魚的快速發展。
據介紹,廣西水域資源豐富,水質好魚類多。而休閑釣門檻低,群眾基礎好,廣西目前有近百萬的釣魚愛好者。2006年,廣西釣魚協會換屆後,開始舉辦各類釣魚比賽,不少愛好者於是從休閑釣轉為競技釣,根據推算,目前廣西較頻繁參加競技釣的人數約有3萬人。
廣西競技釣魚在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黃金權說,2011年,全國釣魚錦標賽、中國-東盟釣魚大賽、全國休閑漁業垂釣比賽三大賽事“紮堆”南寧揮竿,廣西釣友在這些比賽中取得不錯的成績。全國大賽也讓更多組織、部門關註到競技釣,自治區體育局發起的“運動周末”中就有釣魚比賽,全區各地也有了不同形式的競技釣比賽。
“很多縣都開始舉辦釣魚比賽。”黃金權說,原來南寧和柳州是競技釣發展較好的地區,如今百色和河池也在奮勇直追,大化、田東和西林等縣舉辦的釣魚大賽,也有較高的知名度,能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釣友參賽。
比賽也促進釣魚行業的發展,目前廣西有45個釣魚協會和釣魚俱樂部,為競技釣的愛好者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交流多 釣友水平一起提高
眾多賽事讓釣友結識更多誌同道合的人,有了和他人溝通交流的機會。“場上是敵人,場下是兄弟。”曾獲得過不少區級釣魚比賽冠軍的潘見綱說,競技釣的釣友一上釣場,就是對手,比賽時很少交談,認真進行較量。但是比賽一結束,大家就是無話不談的朋友,晚上有空還聚在一起喝茶,分享釣魚的心得。
廣西釣魚協會秘書長陳舉祥說,釣友獨自研究進步很慢,交流才能讓大家的水平一起提高。而廣西的釣友還走出國門,到東南亞國家進行交流、學習。2009年,廣西和越南舉辦了一場中越釣魚比賽,廣西釣友到越南比賽的同時,也把漁具和技術帶到了越南。
陳舉祥說,廣西的競釣水平相對越南高一些,賽後大家相互交流時,廣西釣友都願意與越南釣友分享餌料配方和釣魚技巧。很快雙方達成了互訪協議,每年都舉辦中越釣魚比賽,促進交流。
在越南之後,廣西又陸續與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其他東盟國家的釣友有了更多交流。這些交流,都促進了廣西競釣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中國競釣大師以長江為界,明顯北強南弱。作為千湖之省的湖北、湖南本來就是魚米之鄉,水域眾多,這對於釣魚的群眾性發展有很大的便利條件。此外,山東、遼寧、河南等省也是出競釣大師較多的地方。
廣西的釣魚運動起步並不算晚,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區域性的賽事就已經陸續舉辦,到現在已經擁有多項全國性、國際性比賽。但競釣大師級的人物,至今只有“一個半”三級競釣大師——王朝榮和蔡佳良,後者是在南寧工作的臺灣人。
收獲多 休閑競技各有樂趣
“釣魚是一項身心愉悅的運動。”很多釣友在接受采訪時都表示,不管是競技釣還是休閑釣,都讓他們更加健康快樂。有10來年休閑釣經驗的何榮說,每周有空他都和朋友到市外的江、河、湖或者水庫釣魚,不僅呼吸到新鮮空氣、放松身心,還享受到釣魚的樂趣。何榮有時還帶上帳篷,和朋友一起在山裏待上幾天,他覺得釣魚是很好的解壓方式。
而喜歡競技釣的釣友認為,在很多人眼中是靜態的釣魚,因為競技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