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釣一詞的由來,是由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懸墜釣法傳入國內,為了加以區分,才有了傳統釣一說。其實傳統釣所包含的技法種類很多,這是因為中國地大物博,各地的氣候、水域情況、魚情不同而產生的。但就手竿垂釣的主流而言,不外乎齊竿線和長竿短線這二種釣法,垂釣時先施以誘餌,然後再垂釣。這二種釣法各有所長,先說齊竿線的特點:齊竿線垂釣時的竿長,一般不能超過八米,否則難以施展,以立漂為佳,配以活墜。釣組和釣法均較為粗放,適合於大水面和無水生植物的水面,缺點是‘點穴’能力差。所謂‘點穴’是指定點施釣的能力不及長竿短線,對於草洞、草縫、草邊和遠釣點適應性差,其適應能力遠不如長竿短線。因此,長竿短線的的垂釣方法在適應能力、尤其是釣草洞、草邊、草縫、遠水域的能力尤佳;這也是其他釣法不可比擬的。同時,長竿短線釣組的靈敏度,可以調到不亞於懸墜釣法的程度(底釣),這對於滑鯽非常有效。根據垂釣水域情況的總體而言,有的地方用竿的長度有7~8米既足夠,而有的地方則必須配置10米以上的長竿,甚至於竿長達到14~15米,這些都是水情與魚情所決定的。而宜用長竿的的地域,多以南方為主。因為農作物對水需求量大的特點,因此小水面星羅棋布,水生植物的種類也很豐富。

長竿短線之所以用竿宜長,是因為自然野塘是不規則的。一般來講,池塘有塘埂和塘稍之分,水的深淺差異很大。我們知道魚活動的季節性很強,魚是隨季節的變化而變換活動規律的,在野釣的環境中,個體較大的魚類很少在近岸活動,滑魚更是如此,加上水生植物分布情況,因此,宜采用長竿釣遠,而竿短則做不到釣遠的目的。在相同的情況下同塘垂釣,齊竿線方法與長竿短線方法垂釣的比較,其釣獲量是無法相比的。

傳統釣的選窩

傳統釣的選窩是至關重要的,在很多的垂釣諺語中,不難看出,基本是針對選窩而言的。因此,選窩的水平應占垂釣者水平的百分之七十。這種水平是根據垂釣者對氣候(季節)、氣象條件、水域情況、魚情而加以綜合掌握的水平決定的。除了常釣塘,對於新辟的的水域,其變數也是很大的;甚至於與你的經驗相違背,當然這是少數情況。因此,又需具備很好的應變能力,這種應變能力,也是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加上現實情況而采取的應變態度,即打窩、用餌和釣法(采用方法是指:廣種博收和蹲點守侯)。選窩存在著地域性差別,這是因為地域的氣候、水情、魚情而定的,不可概而論之。但選窩的根本方法則沒有太大改變,即首選釣草、障礙物旁邊。無水草則依季節選窩,這在很多諺語中有說明。傳統釣的誘魚方式有著難以克服的缺點:即誘魚留窩的持久性差。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