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釣漁具的使用 臺釣的主線和腦線及釣組如何裝配?
臺釣的主線和腦線及釣組如何裝配?
臺釣的釣組設計合理精確,主線、浮頭、鉛墜、魚釣、連接具組合和相互配比具有較高的精確度。主線應超過魚竿長20厘米-40厘米,線的一端需裝上數粒太空豆,以阻止浮漂上移。然後再裝上浮漂,漂下還需數粒太空豆,以防止浮漂下移。以後再依次裝上鉛片、連接環。最後為方便系上竿梢,在線前後各繞一個直徑為5厘米、1厘米的線圈。母線配製好以後,腦線應選擇直徑為母線直徑一半的魚線,腦線兩端各縛一只魚鉤,按使之一高一低的方式對折,在折線處一個結。然後將打結處穿過母線上的金屬環,在雙鉤的線端繞幾圈,最後抽緊腳線。這樣一套母線和腳線的製備才完成了。
魚線組裝好以後,釣組的主要問題尚未完全解決。還需保持鉛墜、浮頭之間浮力的合理配比關系以及連接具的有效使用。
二、臺灣釣法中使用何種浮頭?
臺釣中的浮頭都采用單個立標,多為塑料製的,表面由光潔油漆塗製,並標有顏色鮮艷的彩環,形狀為兩頭細尖、中間略粗的小紡錘形,下水後阻力小,穩定性好。
浮竿的關鍵之處在於體表的彩色圓環。一圈圓環叫做一目,從上最細處開始第一節為一目,依次為二目、三目,最大的有8目之多。測試、調整浮頭性能好壞,有一個常說的原理叫“調四目,釣二目”。所謂“調四目”就是空鉤時魚墜、魚鉤懸浮於水中,浮漂的上四目露出水面。“釣二目”就是魚兒咬鉤沈底之後,浮漂的二目應露在水面之外。浮漂調整到這一水平:第一,能保證浮標立在水中的穩定性;第二,可使立標反應準確,不至於過於遲鈍或過於靈敏。
但“調四目,釣二目”只是在正常情況下的原理。在異常情況下,如天氣悶熱、水中溶氧少時,魚兒吃食動作小,應將二目調為一目或半目。相反在天氣情況良好、魚兒咬鉤動作大時,則應二目調整為二目半或三目。
三、臺灣釣法如何調漂?
調漂應根據天氣、溫度、魚情、水情等不同情況,施用不同的調整方法,根據有經驗的釣友總結出幾點:
(1) 調靈敏,釣遲鈍。水面浮漂保持四目以上;垂釣時水面上浮漂保持二目以上。
(2) 調遲鈍,釣靈敏。水面上浮漂保持四目以下;垂釣時浮漂保持二目以下。
(3) 調靈敏,釣靈敏。水面上浮漂在四目以上;垂釣時水面上要保持二目以下。
(4) 調遲鈍,釣遲鈍。水面上浮漂在四目以下,垂釣時水面上浮漂二目以上。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