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讓細線發揮最大強度?
管理學上借用了一個水桶理論來說明管理最薄弱環節的重要性:一個水桶,裝水的量是由構成桶的最矮的一塊木板決定的,一個工廠或企業,它的發展也是由最薄弱的環節決定的。同樣的道理,整幅釣具,它的有效拉力,是由強度最低的一個地方決定的。小鉤細線釣大魚,一個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讓整幅釣組不要有強度最小的點。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最薄弱的地方要引起重視:
1、竿梢的線腦粘結的強度怎樣?一般高檔竿不會存在問題。
2、臺釣的主線和竿的連接方法,一般是直接在主線上端回折幾個厘米,打兩個死結成為兩個線環後反扣套在竿尖線的線腦或轉環上。這裏有一個最大的弊病:第二個死結,是單線受力的,強力損失在30%以上。我的解決方法是:一是用雙線打雙線環,再同單線連接;二是用粗線,再和細線連接。
3、綁鉤時也最容易傷線。綁鉤時用力過大,必然造成腦線損傷。
4、註意選線,腦線不一定要是主線號數的一半,我以為,常規的做法,腦線號數是主線的0.8倍左右就行了。如果等同於主線,那在受大大的力後,常常是主線也玩完了。線的子線,對主線有保護作用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