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的標點與漂的語言 大師論漂11
近兩年來隨著釣鯽活動的民展,休閑釣鯽與競技釣鯽從裝備到釣法已有明顯的區分,特別是“釣王杯,釣鯽高手賽”的勝利舉辦,把國內競技釣鯽活動逐漸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隨著這一活動的升溫,越來越多的釣手發現“臺釣”並不十分適合於競技。
為了找更科學更適合於比賽的釣法,很多釣友都在潛心鉆研如何才能在相同時間、水體內釣上更多的魚。當年臺灣省的釣友就是很好地總結、改進了起源於日本的釣鯽法,並且運用於日本的長腦線懸墜底釣術多次擊敗了日本國的釣鯽精英們,從而大大推進了臺灣省釣鯽活動的發展,並促進了臺灣省手竿釣鯽裝備的產售興旺與發達。目前北京地區一種起源於“臺釣”的競技釣鯽法已初露端倪。
這種改良型釣法目前還不十分成熟,一些手法、觀點需要更準確的理論依據。全套動作,操作要領,調漂方法,釣餌使用等一系列問題有待系統歸納,使整套釣法逐步完善。不過這種釣法在競技釣鯽中已初露鋒芒。相信隨著廣大競技釣鯽愛好者的刻苦鉆研,在不遠的將來,競技釣鯽法必然會大放異彩。下面我要試論的內容正是圍繞競技釣鯽而逐漸產生的一些想法,其中有的觀點與“臺釣”的理論觀點是不同的,正確與否還有待於在實踐中檢驗。
漂的標點一、漂的自身標點一支用於手竿的浮漂,不論品質、形狀如何都具有自身的5處標點。(當然一支出色的浮漂,這5處標點具有更深的含義。)
1、重心點:浮漂有重心點是人人皆知的,可是具體到手中浮漂的重心點在何處卻是知者甚少。這並不是因為重心點難以尋找,而是人們總是忽略了它的作用而不去尋找。一支豎直在水中的浮漂,逐漸減去配重後,浮漂會因水的浮力逐漸向上升起,當上升到某一位置時浮漂將出現傾斜的趨勢,這時漂身與水面相交的點就是浮漂的重心點。我們應該選用重心點偏上的浮漂,這種浮漂傳遞信號更準確,在水中的穩定性好,抗風力強。
2、主浮力點:當今用於手竿的浮漂一般都由兩段組成,一段是較粗的主浮體(從漂頭算起),一段是當做視漂的較細的副浮體。而主浮力點就在這兩種浮體的分界線上,它標誌著浮漂的設計浮力中主浮體的最大浮力,同時也預示著浮漂從此點再往下沈,副浮體將產生浮力,並進入水底層反應下降過程中魚就餌信息的預警範圍。
3、全浮力點(零點):浮漂入水後,其設計浮力的最大值,表現為浮漂直立水中,且漂尾端點剛好與水面平齊。我把此時這一點稱作該浮漂的全浮力點或剩余浮力零點。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