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鯉魚的體貌特征、食性、習性及優點

體貌特征體側鱗片金黃色,背部稍暗,腹部色淡而較白。臀鰭、尾柄、尾鰭下葉呈橙紅色胸鰭、腹鰭桔黃色。除位於體下部和腹部的鱗片外,其它鱗片的後部有由許多小黑點組成的新月形斑。其體梭形、側扁而腹部圓。頭背間呈緩緩上升的弧形,背部稍隆起,頭較小。口端位,呈馬蹄形。背脊起點位於腹鰭起點之前。背鰭、臀鰭各有一硬刺,硬刺後緣呈鋸齒狀。

黃河鯉魚的生物學習性

(1)食性:黃河鯉魚是雜食性魚類,不論動物性餌料或者植物性餌料,它都可攝食,常見的螺、小蝦、蚊幼、紅蟲、部分水生昆蟲及幼蟲等都是其鮮活餌料,部分水草、植物種子、腐爛植物碎屑是其鮮活植物性餌料,在人工飼養下,除攝食天然餌料外,還需投餵豆餅、棉餅、麩皮及人工配合飼料(顆粒飼料)等。

(2)習性:黃河鯉魚性格溫和,喜歡在環流水體裏,常棲息水的中、下層,在水溫20℃~30℃時遊動極為活潑,生長迅速,攝食旺盛,冬季在4℃以下時,潛於水底呈休眠狀態,黃河鯉魚是分批產卵類型魚類,性成熟年齡雄性魚為一齡,體重0.5公斤左右,雌魚在二冬齡,體重1公斤以上。卵具有粘性,能粘附於水草上。每年的谷雨有後,當連續幾天晝夜水溫達到18℃、夜間水溫達到14℃以上時,

即開始產卵,但大批成熟產卵的日平均水溫在18℃~20℃之間,黃河鯉魚和其他魚類一樣,是在性成熟後繼續生長的動物。但在三冬齡前生長最快,三冬齡後生長明顯下降,餌料消耗高。當年鯉魚苗多數可長到三寸半以上,個別可達到0.4公斤重。

(3)黃河鯉魚的特點:黃河鯉魚有很多優點,為其他養殖魚類所不及,首先它肉味鮮美,含有很高的蛋白質,氨基酸種類較多,深受人們喜食,是宴席佳肴。其次是食性雜,能吃各種動植物餌料,餌料有廣泛來源,再是耐寒、耐低氧、抗病力強、不必建專門的越冬設施,不易浮頭死亡。因此它分布廣泛遍布黃河流域,還有它的生殖力強,懷卵量大,每公斤體重二十萬粒左右,一年可生殖多次,能夠在湖泊、水庫、灣塘、河溝等水體中自然繁殖。

魚,統稱黃河鯉魚親魚,也叫做黃河鯉魚種魚。做種魚的黃河鯉魚親魚,一般來源於黃河或黃河流域的水庫,也可從池塘中選留。

(2)黃河鯉魚親魚的選擇標準:親魚體質的好壞不僅直接關系到產卵量的多少和卵質量的好壞,而且還關系到魚以後的適應能力和抗病能力,一般具有優良性狀的親魚,都是人工經過屢次選擇後定向培育而成的,它具有遺傳性狀良好、生長迅速,適應性和抗病力強,餌料消耗率低,具有明顯的增產效果和經濟效應。最好親魚體重1公斤~2公斤,雌雄尾數在1∶1~1.5以上,以便生產時配組,提高受精率和孵化率。親魚應註意血緣關系,不要長期使用近親交配,防止優良性狀退化。親魚體型應選頭部較小、鱗片整齊、鰭條完整、身體健壯無病傷、體色鮮艷、肌肉豐滿、肥滿

度高的黃河鯉魚雌鯉腹部膨大,胸、腹鰭間肉質柔軟,同齡魚選懷卵量大的。黃河鯉魚不同年齡組的懷卵量見表(一):

(3)雌雄親魚的鑒別。黃河鯉魚親魚在生殖季節雌雄很易鑒別,在非生殖季節仔細觀察也不難識別。其主要特征見表(二):

親魚運輸運輸方法分幹運和濕運兩種:

(1)幹運。適用於秋末冬初,氣溫在5℃左右,運距短,全部運輸時間在8小時內,盛夏和嚴冬不能用此方法。裝魚容器可用筐、簍和周轉

箱,裝魚前箱內鋪水草或紗布,親魚放入容器後,再蓋上水草或紗布,註意魚的鰓部不能蓋的過厚,以免影響呼吸。裝箱後每15分鐘噴灑水一次,保持魚體濕潤。此法的好處運輸簡便,運量大、省運費、魚體不易受傷。

(2)濕運。將親魚裝魚簍中,1米×1米×0.9米的魚簍灌水後每簍可裝25公斤至35公斤魚,約10至15尾,密度大了,魚體易受傷,溶氧不足,會影響成活率。裝卸親魚應避免魚體受傷,要一手拿魚尾,一手托魚背使其腹部向上,嚴禁挖鰓、摳嘴、卡眼,造成魚體受傷。運輸前要通知到達單位做好接運準備,並要註意天氣變化情況,決定運輸日期和路線,運輸中車輛不要中途停休,最好直達後再休息。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