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釣技巧小議 精、細、靈、輕四個字
如何把握氣候變化、溫度變化、風力與風向變化、冰面釣點選擇、垂釣線組搭配、做窩餌料使用等大問題和小細節。
說到如何把握氣候變化,這就要求釣者首先要熟悉農歷節氣。在出釣前要考慮氣候對魚情的影響,要有前瞻性。例如,剛能上冰(冬至)這段時間冰層還不太厚,冰面幹凈,透光性好,水溫還不是很低,人在冰上走動的聲音、人影,會驚動魚遊向安全的地方,所以要選擇中淺水區釣背陰。到了“三九、四九”氣溫持續在-10℃,水底溫度也降到了4~5℃這樣的水溫就要選擇相對深的一些水域了。到了“五九”氣溫開始回升,白天氣溫到了5~6℃有些釣者認為氣溫高了魚到淺水去了,在淺水區開洞,釣獲量反而不如天冷的時侯,甚至還會“光頭”。這就是氣溫升高,人感到舒服了,而這時的冰層最厚,冰面下的水溫卻沒有升高,反而水溫最低,魚不舒服,它會到最深的水域,那裏水溫穩定,溶氧量相對高一些。
冰面的釣點的選擇是冰釣成敗的關鍵。在開洞前要考慮氣溫、水溫、氣壓、風向、風力等因素來確定打深水還是打淺水。氣溫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在大水面垂釣時,應在中等水深開洞,如最深處2米,最淺處1米,尋找到合適的水深後,要仔細觀察冰面,氣泡多的地方、有暗草的地方、多條冰縫交叉的地方都是開洞的好位置。還有一個簡單有效的選點方法:找舊洞邊緣冰面上有魚鱗的地方,舊洞周圍冰面上有很多小雜魚的地方,達些現象說明這些舊洞出魚。
在釣組選擇上要做到精、細、靈、輕四個字。
餌料的使用方面分兩部分:一是做窩打的底料。二是鉤上掛的釣餌。從窩料上講,一般情況下小魚食腥大魚食香,小魚食細大魚食粗,小魚食濃大魚食淡。做窩要有虛有實,虛為霧化類,實為顆粒類。從釣餌講一般大都使用紅蟲和蚯蚓,小雜魚多的地方不妨使用顆粒,在被紅蟲和蚯蚓釣猾和釣乏的池塘用手搓軟餌效果更好。
上面提到要掌握魚類生活與生存的基本規律,這一點非常重要。一個老釣手所具備的內在素養是什麽?是識魚性。對魚性的認識,來自於對生活中宏觀的認識、微觀的探究;來自於不為魚而釣,為樂而釣的心態;來自於垂釣經歷的積澱;來自於心靜如水的禪境。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