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天如何施釣
風天垂釣找機會,我又向黃適之請教風天拋手竿,線組的搭配、浮漂的選擇和餌料的運用等一些細節問題。
具有豐富競技垂釣經驗的黃適之給我系統地闡述了自己的看法:“在池塘中競技,如果遇到刮風的天氣,池水就會隨風上下起伏,將給廣大釣手們的正常垂釣帶來諸多不便,這就要及時地調整自己的釣組。遇到這種情況,我通常會根據魚體的大小改用一副相對細一些的釣線,這是為了減小水的阻力和增加浮漂的靈敏度。再有所用的浮漂也換成號小的,我一般用2號的有時甚至更小,采取釣靈的方法,在使用空心尾浮漂時釣一目左右,使用實心尾浮漂則釣得稍高一些。大家都知道實心尾浮漂要比空心尾浮漂在魚吃餌時反應的動作要大。垂釣時要使魚餌單餌觸底,甚至雙餌離底。
浮漂的漂尾要盡量少的露出水面,這樣既減小了風對浮漂的作用力,也能使自己能更好地觀察其動作。如果浮漂出現在與隨波起伏時不同的下頓或上浮動作時,那就應該是魚在吃餌要及時揚竿。然而有時浮漂也會出現緩慢地上浮或下頓,但那不是魚口,而是水流在作怪。如何能準確地辨別出那一下才是真正的魚口,這要靠自己在不段地實踐當中摸索經驗。
選用小號浮漂的優點是當釣餌的重量在與鉛墜的重量成正比時,也就是兩者在水中能夠同時均速下沈時,就會使餌、墜能同時到位,對有半路截殺或魚口較輕的魚吃鉤都會反應出信號;可它也有一定的缺點,就是拋竿時不易到位和釣餌下沈的速度較慢。
在餌料方面,我通常會開一塊有一定黏度霧化較慢且比重適中的魚餌。因為 風大時,水是不會很平靜的,水充在不停地滾動著,如果餌料過於松散或霧化較快,極容易被水流沖散不易形成魚窩;比重過大的魚餌又會促使其下沈速度加快,不易出現截殺和餌到底後有魚迅速吸食的現象。在開餌時要註意觀察釣池內水的深淺,最好掐一塊餌放在水盆裏試一直其霧化的快慢,這樣自己心裏也就有一些底了。
至今釣場上還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刮風是給高手們創造了一次上魚的機會。這話也不無道理,那些久經沙場的高手內閣在遇到情況突變時,能夠及時地做出相應的解決辦法,並通過多年積累的實踐經驗會盡可能地將魚釣出水面。應付風天的方法還很多,高手們各自都有各自的高招,以上的這種方法是我常用的,你不妨試一試。”
聽完了黃適之滔滔不絕地講解,使我意識到競技垂釣之所以有著它長而不衰的延續,是在於它能給人們帶來不懈地探索其中的奧妙的樂趣和與自然抗衡的勇氣。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