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漂訊,記得著名製漂大師許木村先生分為五種:   其一,浮。即所釣目數往上升浮;

    其二,沈。即所釣目數往下沈;

    其三,擺。即往兩邊左右搖動;

    其四,拖。即往旁走動;

    其五,點。即有啄的感覺,有時很不明顯,要以直覺來判斷,但大部分是魚入口的第一時間,此動作是揚竿中魚最適當之時間。   許先生說: 以上動作有當做釣魚人眼睛之作用,所有動作綜合後來判斷魚食餌是否入口,其入口魚訊不一而定,千變萬化,有一點即中,有浮後點,有時是點再點或沈再點,沈再浮,沈再沈& & 等等,入口動作是沒有固定的,而且每分鐘每秒隨時都在變化。這也可做靈敏或遲鈍之判斷,點的動作激烈不中魚,是為太過靈敏,沒有點的動作,只是浮沈即中魚,那就是過於遲鈍。因魚種類不同會影響浮漂魚訊動作不同,或是魚受到驚嚇而入口動作也瞬間即變,魚吃餌越穩定時,同一種入口魚訊動作,也就越能持續長久,其變化是奧妙無窮的。此為釣魚人之最大挑戰,也是所有鬥魚樂趣之全部精華所在。   關於觀漂,還有一些經驗可以提供給釣友們參考。

    1.漂上升,但浮起的速度不快,表示魚在餌的周圍轉,漂慢下,回到原釣目,表示魚後退了,或認為餌不合口或因為害怕。有時會有反復,4、5次上升又下沈。

    2.真正的魚吃食(小雜魚如川丁、爬虎,甚至白鰷,釣友們都不認為是正經 魚 ),應是有份量的,因再小的鯽魚,吞吸魚餌進口的力也要比小雜魚們大,即使浮漂下沈的幅度一點點,哪怕1/4目,l/5目,一個韭菜葉那麽厚一點點,也正好。也許沒速度,但有份量,向下一頓、一挫,即是魚在吞食,可馬上揚竿。

    3.漂的動作正常如魚吃食,但提竿無魚,首先應考慮餌的大小,硬度是否合適,以及是否有小雜魚鬧漂。

    4.小雜魚吃食在漂上反應出來的狀況與鯽魚相似,不同的是小雜魚吃食有速度但無力度,且吃前漂會有一些雜亂的小動作。既有速度又有力度的必是正經魚。   5.釣平水時,即漂尖與水平面齊時,不見了小紅點或頂漂了,可揚竿。

    6.頂漂、漂上下動,幾乎沒有預警信號即突然的頂起(不論快慢)又下降,都不要理它,但它在上下沈浮中停止時,那一瞬間要馬上提竿,這一點很重要。

    7.漂該下的時候不下,也是魚已吃鉤的表示。在這一點上也有個典型的案例。在一次比賽後,一直站在北京著名釣手王建中身後觀看的一位釣友問王建中:很多時候漂並投有動作,可您提竿了,且鉤上有魚,您怎麽知道魚已經吃鉤了?王建中說因為水有多深,漂由觸水到沈入預定位置需多長時間,他都心裏有個數,所以,當略超過時間(極短暫)漂還沒到位,當漂應下沈而沒下沈、停住時,就說明餌已被魚半路截住了,吞在口中了。

    8.漂下沈時有短暫停頓或浮起半目,該下不下,不下反升等異常表現都是魚已吃鉤的信號。

    9.漂向上擡起l目、半日,甚至更少,旋即馬上變為向下有力地一頓、一挫,是最標準的鯽魚吃食動作。漂之所以擡升l目、半目,是因為當魚沖向或遊向魚餌時,魚體排開的同等的水量,造成水壓的變化,使鉛墜及餌暫時失重或失去一些份量,漂受到的墜、餌的拉力,重力減輕,因而上浮些許。如果漂上浮後又慢慢下降了,表明魚在後退、離,鉛墜失重狀態消失,見例1。有力的一頓是魚吞吸魚餌入口,拉動漂造成的,是魚吃餌的力作用於。餌鉤,又傳導到漂上的結果。也有人認為漂擡升是因魚沖向魚餌時的沖擊力、壓力造成的,此可研討。

    10.鉤、線被魚體碰掛著時,漂也會有力度地下沈,區分其與魚吃鉤時的漂訊,可看漂在下沈動作的前後,有無鋪墊動作。魚吃食時,因魚遊向魚餌,會有力作用於餌墜,使它們有些失重,所以,漂會有相應的反應信號,故有力度下降前有預警信號的是魚吃鉤的反應;沒有的,是魚從鉛墜以上的線旁遊過時碰線造成的。從墜下子線旁穿過觸線,信號與魚吃時的很難區別。

    11.有時鯽魚吃鉤,漂上反應出的動作微乎其微,1/l0目,甚至幾乎看不到,這時就要憑第六感覺釣魚。筆者曾參加一次大型比賽,第四場就是靠的感覺。因經過前三場的較量,全國各地幾百名高手,包括臺灣高手的拼力發揮,池中的魚已基本上都被釣上過了,放回池中後的魚在第四場時吃餌的動作已微得不能再微(一場比一場吃得輕微)。筆者左右附近釣手的漂都一動不動,如在水缸中一般,大家都睜大眼睛盡量不分神地盯著漂訊,筆者也一樣,可怎麽也沒看見漂動一丁點兒。快結束時,突然感覺到魚吃了,但漂上什麽動靜也投有,一提竿,果然有魚,之後盡量去追求、尋找這種感覺,最後大概是以l0尾的成績,位居那場小組第二還是第三。四場下來拿了個鼓勵獎。如果不是第一場時相鄰的那位臺灣釣友違規將竿子伸到筆者窩邊一尺許垂釣,幹擾了筆者,並 偷 走了不少筆者窩中的魚,筆者在第一場能再多上三條魚,積分再少一點,小排名再前一點,四場下來,筆者就可躋身前20名了,又能獲一份獎了。不過,做為女性,完完全全獨立作戰,並與各地眾男性高手大聯排,排了個第21名,筆者也還是蠻開心的。總之,因有這次憑感覺釣魚的親身經歷,所以,筆者相信第六感在垂釣中的存在和作用,也想對眾釣友們說,不妨挖掘一下自己的潛力。

    12、浪很大時,如釣l目,浪來時漂尖應沒入水中不見的,但沒有沒入水中,或浪退時漂尖應又露出水面1目的可也沒露,都表示中魚了,應揚竿、提竿。   13、硬尾漂無預警信號,要特別小心,得有堅強的神經和敏捷的反應。

    14、漂橫移或斜拉入水,提竿。一般是餌被魚吞吃後推拉走的反應。

15、因硬尾漂的漂尾是實心的,漂尾無浮力,細,所以會有假動作,雜動作,正經魚吃食時,動作還會放大(即同樣大的魚同樣大的力吃食吸食,在軟尾漂是下去1目半目,而在硬尾漂則可能是下去2目3目4目,動作幅度反應加大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