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觀察別的選手試塘,也是賽前準備的重要環節。

 
  競技釣,是臺釣的升級版,是考驗一個選手綜合技能最好的“試金石”。從魚竿的選擇到線組的搭配、從餌料的香型到餌料的狀態、從浮漂的使用到提竿時機的把握,每一個環節都不容半點差錯。其中,尤其以賽前準備、餌料的調配、以及浮漂的運用等三個環節最為重要,堪稱競技“三部曲”,若有一曲沒有“奏響”,就有可能在比賽中一無所獲。
 
  賽前準備
 
  提早半個月熟悉比賽環境
 
  全國各地每年都會舉辦規模不定的釣魚比賽,各類型比賽數不勝數,對眾多釣魚愛好者而言,參加比賽是考驗他們釣技的唯一途徑。不過根據了解,很多釣友一般在賽前只會做好參賽釣具和餌料的準備,他們往往忽略了一些最重要的細節。而那些被忽略掉的細節將可能導致最終“兩手空空”。
 
  南河是中國國家級釣魚裁判,對比賽的認識往往比國家級釣魚大師要更加豐富。對此,南河淺談了一下自己的見解,“釣魚比賽是考驗選手的綜合技能、線組搭配、浮漂的選擇、時機的掌握、餌料的運用和狀態,隨機應變的能力等等,來不得一點虛假。因此,前期的準備甚為重要”。
 
  賽前,了解比賽池的魚密度、個體大小、水位深淺、水質魚情等魚情對於選手來說至關重要的。賽前準備工作的好壞,可以直接影響到比賽最終的成績,但凡各類型的國家級大賽,無論是大師級的選手、還是愛好者,他們甚至提前半個月前往比賽場地熟悉環境。
 
  很多外地的參賽選手,為了更好的了解魚情和了解自己準備的線組、餌料等工作是否合適,甚至會來上一場“掐魚比賽”(進行短時間的釣魚比賽),大賽來臨前的緊張氣氛彌漫整個賽場。
 
  盡管比賽時會有很多難以估計的因素所發生,但只要好好運用賽前的準備,才能使自己隨時掌握主動,賽出好成績。值得一提的是,當一切準備工作做足以後,就要調整好自己的身體狀態,拖著疲憊的身體來比賽是不會有好結果的。
 
  賽前準備工作要點
 
  1.賽前需探知魚情和水情,大致了解魚池裏魚的密度和魚體大小,從而準備相應的線組、浮漂,以及自己有可能所釣的水層和釣法(釣底或者釣浮)。
 
  2.了解比賽用池常用的餌料,並開餌試釣,掌握餌料狀態和中魚頻率,尤其重要的是了解魚口,大致掌握自己會在什麽“漂像”下釣到魚。
 
  3.熟悉比賽章程和規則,各地、各個組織單位的比賽章程和規則都是不一樣,熟悉場地以及釣位間隔,對後期比賽會有很大的幫助(比如魚體的大小影響線組和釣竿的選擇,釣竿又影響到比賽時“遛魚”是否會越位等等)。
 
  餌料準備
 
  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
 
  許多資深釣友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用什麽餌料最好?”,“釣鯉魚用什麽料?”等等問題。但大多數人不知應該怎麽回答這些問題。
 
  如果熱心作答,這種問題實在不知從何解起;然而不作答的話,又會被菜鳥們把“故弄玄虛”的帽子扣到頭上。
 
  在談起釣竿或者浮漂之類的話題時,許多釣魚大師恨不得親自上陣教導。而談起餌料時,他們就會變得小心謹慎,甚至默不作聲。其實,並不是釣魚達人們不願意告知,而是大師們都有自己的配餌心得和使用習慣以及常用的小藥。就算解釋清楚,每個人也不可能調出完全相同的餌料。
 
  比賽用餌是根據魚情、天氣、水情、魚口而隨時變化的。另外魚的個體大小、健康差異、分布的密度、所在的水層、吃餌的喜好等等,以及地區、魚塘、季節、餵養方式、“釣放”次數的不同,都會使得餌料的調配千變萬化。
 
  因此,對於魚餌的使用,只有在多練、多琢磨的情況下,才能熟練掌握。餌料香型,無非就是香、腥、香腥、腥香等幾種,把握好不同的香型,調整好餌料的狀態,那你離成為高手也就不遠了。
 
  浮漂運用
 
  調整浮漂,還得學好物理
 
  如果說餌料是釣魚人的彈藥的話,浮漂就是釣魚人最有力的“武器”,小小的浮漂寄托了他們在比賽時所有的希望。浮漂能測試水深,也可以觀察“漂像”,還可以“定釣層”。釣友要隨時根據魚情和經驗來判斷比賽時的水層和釣法,以此來隨時調整自己的浮漂。
 
  一場釣魚比賽,池中魚體大小各異,大魚喜歡貼底覓食吃餌,小魚喜歡上浮和搶餌。參賽者要根據不同的時段,不斷調整釣層。當然,短短一輪比賽時間(一天有2~3輪比賽)是來不及多次調整浮漂的,“調目”、“釣目”可以隨釣底、釣浮以及釣半水而有所改變。
 
  另外,想把浮漂運用好,必須先掌握浮力的基本原理,然後再深入了解浮漂的物理特性。多數釣魚人對浮力的了解,一般是從書上學到的較為單純、獨立、專項的平面知識;而釣魚浮漂看似簡單,實際上要考慮多種外在因素,要是忽略了其中一種因素的影響,就可能導致漂調得不準,魚兒不上鉤。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