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釣百科大全6,魚餌
魚餌 臺釣的特點之一是餌料的誘釣合一。誘魚的辦法是先用較大的餌料捏在鉛皮座上,拋至釣點後,向內拉回20--30厘米,再揚竿,如此連續4、5次。再將比釣餌稍大一點的餌料掛在兩只鉤上,連續拋十次左右,使餌逐一垂地,這樣窩子便已形成。再將雙鉤掛上餌料,拋向窩中,浮漂稍有動作立即提竿,反復幾次使魚變得急躁,且魚兒越聚越多,便可正式垂釣。
餌料的選擇。省事起見,臺釣中的魚餌最好在商店購買,因為臺釣對魚餌要求高,需專門配備,對於不同的魚種,需各自具備香、腥甚至甜味。當然自己也可配製,不過比較麻煩。魚餌的軟硬應根據現場情況確定。在剛開始垂釣時應和製偏軟的,這樣溶水快,可充當誘餌吸引附近魚兒前來。垂釣一段時間後,應選用稍硬的粉團,這樣保持持久,利於魚兒吞鉤。根據水的深淺,魚咬鉤的快慢等加以考慮,一般要求入水沈底後1分鐘之內溶化為好。
魚餌上鉤的方法,應有兩個要求,一是鉤尖要在魚餌的中間;二是鉤底與餌底平行。餌的形狀可以是球形、圓錐形或圓柱形均可。不論製成何種形狀,需要符合這樣一些原則:
第一、魚餌的大小要合適,需與浮、墜等浮力合理配比;
第二、軟硬要合適,水與餌的比例約為1:1,揉搓成小團後在空氣中放置4分鐘-6分鐘吸收空氣後再使用;
第三、不能使用和製太久的粉團。尤其夏天粉團在空氣中發酵很快,應當場炮製及使用。
也有人上下兩個鉤用餌大小不一,或下鉤餌小,上鉤餌大;或下鉤餌大,上鉤餌小(據說更為靈敏),各有千秋。但必須註意,采用那種裝餌方法,都必須在調整浮漂時即確定,以便調整好調目與釣目,使垂釣時正確反映魚鉤在水下的狀況與魚咬鉤的情況。
如果使用葷餌如蚯蚓、小蝦等也可以,但由於其自身重量較輕,需在鉤上適當配重,才便於調整浮漂。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