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釣與釣浮一樣麽?答案是肯定的——不同!為什麽我會有此一問,原因就是許多釣友把這兩個釣法混為一談了。浮釣是一種動態釣法,它釣的是鉤餌入水後,在下落過程中任意點的魚的接口——釣點是不固定的。釣浮是一種靜態糗釣,它釣的是鉤餌下降到位以後出現的魚口——釣點固定。我就從六個方面來聊聊這兩種釣法,歡迎大家參與討論,不當處請給予斧正。

  一、機理不同。浮釣術要求的是“動中取靜”和“動中取動”,也就是說:需要我們“端著”竿子不停的掛餌、拋桿、伺機捕捉浮標在下降過程中的“異變”——魚的接口訊息。若浮標在下降到位的過程中沒有出現魚訊,我們應在浮標到位時立即起竿,重新來過。它適用於全水層的漫釣。釣浮與傳統的臺釣機理一樣 ——“靜中取動”,它要求我們捕獲的是浮標到位後的魚口訊息。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在浮標到位後“靜等”來犯之魚。釣浮,可近似的看成是利用浮標的浮力把釣點“提高了”。多用於漿層底和某固定水層的垂釣。

  二、線組不同。浮釣要求子線與主線型號接近、相同或略大。這樣是為了保證鉤餌、子線、鉛墜、部分主線(或稱“水線”)在鉤餌入水後,能更加接近於“鐘擺”(“╰”)式下落—— 便於及時地傳遞魚的接口訊息。釣浮的線組與臺釣相同,子線型號一般小於主線。鉤餌、子線、鉛墜、部分主線(水線)在入水後是呈“∨”型下落的(鉛墜位於底尖位置)。也就是說:鉛墜的下落速度比鉤餌要快許多,在魚“接”餌時,訊息不能快速有效的直線傳遞,所以“∨”字型下落是不利於“打接口”的。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麽經常會在釣浮的過程中主動放棄截口,而主抓浮標到位後所出魚訊的原因所在。

  三、浮標不同。浮釣所使用的浮標重心低(靠近標腳;翻身快捷),釣友們常常使用竹(或粗碳)腳、中短身、滑肩、細長硬尾標進行浮釣。若主攻水皮(50公分水深),甚至還用到了“棗核”標(類似於冬釣標,視目桿要細一些)。原因是這樣的浮標出口快、訊息明顯。釣浮所使用的浮標重心居中,幾乎所有的臺釣標都可以用來釣浮,比較而言,長碳腳的軟尾浮標會更好用一些(能有效的濾除雜訊;出口沈穩)。

  四、餌料狀態不同。用於浮釣的餌料要相對的松散些,顆粒粗並逐層剝落,追求動態效果。而釣浮的餌料要求細膩、質輕、附鉤性強、霧化好。

  五、適用範圍和使用條件不同。浮釣的適用條件很苛刻,只有在特定的條件下才可進行浮釣,比如:1、氣溫適宜,水中的溶氧量充足,魚的覓食欲望強烈,或在氣壓低,魚被迫上浮覓食的情況2、在魚的密度比較大,魚的種類及大小不均,小體型魚被迫上浮覓食,稍加引誘就會就範的魚塘。3、由於我們不斷的拋桿引誘,魚接口頻繁,並有一定的上魚率時。4、浮魚很多的池塘、生口魚塘、練竿池等地方。浮釣的對象魚多為鰲條、馬口、羅非、鯽魚。釣浮的適用面就廣泛多了,也沒有特殊的條件限製,它適用全魚種、全天候。只要釣者認為可以釣浮,就盡管使用。

  六、調目與釣目。我們在使用浮釣術時往往會先確定一個調目,一般魚層離水底近——調目就底(小);魚層離水底遠 ——調目就高(大)。這是因為魚層愈接近水底,調目小些,鉛墜就重 —— 利於鉤餌盡快的下降到魚群所在的水層。反之,魚上浮的明顯,調目高些,鉛墜就輕,鉤餌在魚層水域停留的時間就長,且浮標站立、下降到調目所用時間就少,反應魚訊也會相對快捷——實踐證明,浮標下降到調目之後出現的魚訊要更真實、準確。但是,從理論上來講,浮釣是不固定調目和釣目的,它會根據魚情來變化。1、說它不固定調目是指,在實際的浮釣過程中,如果經常出現訊口雜亂、中魚率不高、跑魚頻繁,我們可以通過增加鉛重來過濾小動作,讓魚口來得更真實些。反之,魚口輕微、不明顯或總是在沒到調目時就出現魚訊,我們就要通過減小鉛重來應對了。所以,我們的初始調目只是一個“試驗調目”,需要我們在實際的浮釣過程中依據實際情況加以“精調”,可能會多次改變以適應魚情。2、說它不固定釣目是指,浮標的整個視目桿都可能是釣目,即視目桿上的每一個目格都有可能反映魚訊。但我們在實際的浮釣過程中,魚的接口訊息很多、很亂且真假混雜。若把每個目格上出現的訊息都逐一分辨清楚,恐怕“吐血”是免不了了。呵呵。。。為此,釣友們總是人為的“設定”一個“釣目”,並讓這個“釣目”隨魚情變化,這樣我們就可以放棄其它目數上的訊息,而只專註、區分這個“釣目”上的魚口訊息就簡單多了。舉個例子:如果在實際的浮釣過程中,魚訊頻繁的出現在6~5目之間,我通過下移浮標來讓魚訊“移動”到4~3目之間後,便可專註於浮標下落到4~3這段目數上出現的訊息,伺機揚竿中魚,主動放棄浮標下落到4~3目段之前的訊口。如果發現訊口又頻繁的出現在6~5目段或更高的目數上,我就再下移浮標使之繼續對應到4~3目段上。。。。再假設,若浮標連續多次從入水到降至4~3目段沒出現魚訊,那麽,我就上移浮標“找口”,並及時地把訊口“對應”到4~3目段上來。。。。釣浮技法的調目與釣目一旦調好,在線組不改變的情況下,基本上是固定不變的,它不會因為釣點深淺的變化而改變(先聲明:線組的自重、吃水等固有的特性對浮標產生的影響在此不予考慮)。如果說浮釣釣的是一個範圍的話,釣浮釣的就是一個點。因此,釣浮的浮標調整較之浮釣要精確、細致的多,魚口訊息往往是在釣目的基礎上,浮標由靜止變化為上送(或下頓)0.5~1目。而且鉤上餌料的大小、比重也會對垂釣的質量有著重要影響。但它的上移浮標可打底、下移浮標可釣任意水層的靈活多變;休閑、競技、全魚種、全天候的超強適用性;況且是“靜中取

  動”的“基礎”標訊,而被廣大釣魚愛好者所青睞。尤其是現在的許多競技高手,通過實踐和摸索,把它與浮釣有機的結合起來形成了一種針對離底滑口魚的“競技釣浮術”。說簡單點就是用浮釣法邊抽窩邊找魚層,再用釣浮法定點(層)釣獲浮魚的一種方法。當然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需要正確、清晰的理解這兩種釣法的本質,才能很好融合運用,否則往往會事與願違 —— 誘到了魚卻只能與之失之交臂,甚至還不知就裏、原因何在。綜上所述,浮釣術與釣浮技術雖然存在用法上的差異,一動一靜。但它們的對象魚都是浮魚,目的也都是要把魚釣上來。二者各有所長也各有弊端。決定釣法的是魚而不是釣手,釣手所要做的就是在適當的時候使用適當的釣法,這需要經驗的積累和對各種釣法的認知。只有做到明其根本,才能在垂釣的過程中把兩種、三種甚至更多種技法自如運用,努力做到“魚變我變,魚不變我求變”!也只有汲眾法之所長,補己法之弊短;才會真正的體會到與魚博弈的樂趣所在!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