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北,隨著冰化河開,水中魚兒即將結束冬季的蟄伏,釣魚人也開始整裝待發。有些喜愛野釣的釣友早已按捺不住直奔河邊,然而收獲幾何?饒滿面沙塵,還未必凱旋而歸。所以,基於氣候上的差異,東北地區的釣友要想得到滿意的釣獲,通常要等到仲春時節,而垂釣水庫更是要到4月中旬以後方能有所作為。

春釣水庫,鯉、草等大體形魚類還不太活躍,絕大多數釣友將鯽魚作為主攻對象。野生鯽魚天生膽小,剛剛結束冬眠的它們,更是小心謹慎地覓食,近岸人為的聲響很可能造成魚逃窩散;加之春季近岸水域十分清澈,所以拋竿釣鯽無疑成為野釣鯽魚的上佳釣法之一。

釣組的準備

春天,鯽魚吞鉤的動作相對較輕,試探性的動作也較多,所以要求拋竿本身具有輕、細、軟的特點,這樣可以更靈敏、準確地反應出魚訊,並可起到放大魚訊的作用。首選時下較流行的磯釣竿,也可選用竿稍較軟的普通碳素拋竿,長度在2.7-4.5米皆可,但要註意拋投距離越遠要求釣竿也越長。

與釣大魚相比,春釣鯽魚對繞線輪的要求並不算高,如果期待與大魚不期而遇則另當別論。鯽魚中鉤後在水中掙紮的力量並不是很大,所以釣線根據情況配備2(0.24mm)-3號(0.28mm)約100米足已。

春天底釣野鯽,串鉤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市面上銷售的成品串鉤不是鉤號不合適就是鉤型不對“口”,所以通常要自己動手拴製串鉤。可選用“丸世”鉤型,鉤的大小要適合實際魚情,一般選用5-9號即可。腦線不宜過長,控製在7厘米以內;選質的稍硬的腦線,可避免與大線纏繞。腦線線徑至少要比大線小一號,一來可方便鉤餌入口,二來在掛底時也不至於損失整套鉤組。鉤間距以上下兩枚鉤互不搭、纏為準。以三枚鉤為例,可采用墜下一鉤、墜上兩鉤的拴製方法。實踐證明,在水底狀況不是很糟的情況下,這種組合往往會收到較好的效果。串鉤的鉛墜不能過重,會影響魚訊的傳遞;也不能過輕,有風天拋投很難定點,而且還會影響大線收緊和水下鉤餌的定位。所以,最好多準備幾套20-50克重量不等的鉤組以備不時之需。

釣餌的選用

經過漫長的冬眠期,魚類急需補充大量的動物蛋白,而鯽魚的繁殖期也大多在春季,所以這個季節的鯽魚對蚯蚓、紅蟲、河蝦等鮮活餌更加情有獨鐘。水域不同用餌也不同,所以垂釣之前需掌握水庫裏的鯽魚到底偏愛哪種釣餌。如果實在不知情,可以選用被喻為“萬能釣餌”的蚯蚓。在我國絕大部分水域,用蚯蚓施釣都有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在東北的春季。如果在陰雨的天氣用蚯蚓作釣餌,還會釣到象黃顙一類的食葷性魚類。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