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釣湖庫大魚要訣 夏天成了魚類最活躍、生長最迅速的
在這一階段,水溫的升高,為長期隱居深潭的數千克到數十千克大魚的活動提供了環境保證,平常難遇到的大魚,也會紛紛被善釣者誘惑上鉤。而且我們也會發現,釣大魚所采取的技法幾乎都是守釣,因為只有堅持不懈地守住“陣地”,才會最終打個漂亮的殲滅戰———釣上夢寐以求的大魚。
筆者提出的守釣概念包括以下幾點:一是在一定時期內(10天到30天),隔三差五都到同一個釣點下竿;二是連續三五天以至十天二十天都天天守在一個窩點上;三是雖然是別人長期守著的點,但自己偶爾去支竿;四是守釣的窩點必須每天在垂釣中不斷投餌,收竿時再投重餌留魚;五是下竿的數量要在四五根以上,多者不限。守釣大魚是需要許多艱辛付出的,除了勞動的付出外,其中也包含了垂釣者綜合技巧的運用。這裏筆者就從長期的實踐和見聞中獲得的體會作一淺述,供喜歡野釣大魚的朋友參考。
一、了解水域魚情
在我國,湖泊與水庫是內陸省區主要淡水資源的“裝置器”,星羅棋布的水域滋養了豐富的魚類資源,特別像在我們重慶地區,除了享有盛名的長壽湖、大洪湖等,更有不計其數的中小湖庫,從而生長著占全國三分之二品種的魚類,成為國內自然水域魚資源最為繁盛的地方之一。而其中自上世紀90年代初由當地農民李貴富釣出30千克大魚開始,長壽湖年年釣出30多斤的大魚,數次打破重慶記錄,更是名傳重慶釣壇。即便在一般的湖庫裏,也處處藏著幾十斤的大魚,筆者以及釣友們多年來就在當地的水域釣到或遇到過大魚,六旬釣翁陳凡近十年來,就在幾個湖庫釣獲上百條30千克到十多千克的大魚,被釣友們謄稱為“陳大魚”……要了解何處有大魚,一是問,向湖庫區老鄉了解水域的歷史和現狀;二是看,看地形是否坑窪凹凸,是否內藏溝河山洞等;三是探,用試投法探查水的深淺,是否有較深的水域或復雜的障礙物,那裏往往是大魚藏身之所;四是釣,通過幾次試釣,確信有否大魚,並掌握大魚活動規律與咬鉤時間,以備守戰。
二、認識大魚的生活環境
之所以能長成大魚,除了魚自身的遺傳基因外,更重要的是大魚在漫長的成長過程中,適應了復雜的環境,以及靠本能乃至超常的應對本領,逃避了千百次自然和人類的幹擾和破壞,由小到大,這是缺乏防禦力的魚類艱難的生命歷程。長壽湖是一個深水湖,隨便在岸邊上釣手竿就可深達四五米,投海竿常在十米以上,由於地形復雜,湖中有山,山中有水洞、河溝,有陳舊的叢林等,幾十年來有許多魚長成了大魚,一二十千克的大草魚大鯉魚就藏匿其中,人類雖不斷用網具和炸藥圍捕,終能逃脫,以至於才有了不時被聰明的釣者誘惑上鉤的可能,成了重慶地區釣大魚的好去處。釣友老王數年前5月的一天,曾在此15米深處與一條約二十五千克的巨鯉搏鬥了3小時後,在抄魚時不慎鉤掛抄網而斷線跑魚;野釣高手大海魚6月的一天亦在此湖心島連獲十多千克大草魚兩條……“陳大魚”四年前的7月中旬一天在大洪湖連獲4條大魚重達17千克,而大洪湖正因為水下有暗石,讓大魚躲過了網具圍剿……有大魚生存的湖庫,必然有令它藏身的安全之處,這是生存的第一要素,因此當我們認識了大魚與水環境的依賴關系後,就會發揮人類獨有的智慧,去湖庫與大魚鬥誌鬥勇,最終獲取勝利!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