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區冬釣傳統的釣法有了新的發展,目前在一些釣友中開始用“子母”鉤的釣法進行冬釣。現在把這種冬釣新法的基本特點作一個介紹。 一、釣鉤變大了。過去冬釣用鉤2~4號小鉤,現在冬釣選用到9~10號,甚至還有選用11~12號鉤。過去冬釣鉤要鉤門窄一些的短把鉤,現在喜歡用鉤門寬大的長把鉤。
二、釣線變粗了。過去冬釣選用線徑0.18~0.20的線,主線和腦線一般相差1號。現在選用線徑0.20~0.33高強力線,主線和腦線不分,“子母鉤”直接綁在一條主線上。
三、漂選用浮力比較大的。過去冬釣一般選用短細輕巧、浮力很小的小漂,配鉛墜調漂時用大米粒或小黃豆粒大小的鉛粒就行了,漂調平或剛高出水面一點點,非常靈敏。現在選漂選用夏天用的短粗漂,漂浮力較大,調漂時配鉛墜要有花生米粒大,母鉤觸底,子鉤躺底,漂尖高出水面5毫米,偏於遲鈍。
四、鑿冰洞和用鉤都與以往不同。施釣時母鉤在上,綁掛一把紅蟲;比母鉤大一號的子鉤躺底,兩鉤相距4~5厘米。鑿冰洞也有講究,要鑿成長條形的或扇形的,大小在長50~60厘米,寬30~40厘米。下竿時,在一個長洞中同時放2~3支竿。竿梢較硬一點的比梢尖軟的好用。竿要支在高架或筐包上,便於在發現漂稍有微動時能迅速提竿。提竿一定要快速,適當用力。這種釣法,上魚都比較大。為起魚方便,手邊備一把尖快的搭鉤。
五、要重打窩子。現在冬釣,重打窩子是提高中魚率的重要一環。打窩子用料要突出色香味,最好用活料。具體用料視魚情而定。如釣對象魚是鰱魚,花鰱,可打一些帶酸臭味的窩料;如釣草魚、鯉魚,用香精型魚飼料和魚骨粉,再摻一定量的活紅蟲。操作時粉料濕拌後再摻紅蟲。如釣鯽魚,可用香鯽餌濕拌後摻紅蟲。
在冬釣過程中,常有人在冰面上用棍棒砸冰,敲冰,驚動水中的魚,促使魚遊動增加覓食。采用這種人為辦法,上魚機會確實增加了。 從冬釣上魚的情況看,采用這種冬釣新法,既可上鰱、鱅、鯉、大鯽魚;也上草魚、鯰魚、鯧魚。是近年在京郊魚池非常流行的冬釣新法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