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蕩蕩的長江,由西而來,奔流不息的嘉陵江,從北向南.兩江交匯處,即是以"山城"、"江城""橋都"著稱的重慶城,倚山臨江而建的山城,兩江環抱,數十座大橋橫臥兩江,是一座具有鮮明特色的山水城市。縱橫其域內的還有:烏江、涪江、綦江、大寧河等。蜿蜒曲行的大江、大河,險灘、亂石、陡岸,造就了急流、洄水、旋渦,水底不平而亂石巨多,因而水情復雜,垂釣方式也迥然不同.在長江、嘉陵江中垂釣,與湖、庫、堰、塘最大的不同,就是水體是流動的。這些大江、大河,其支流無數.有水就有魚,活躍於水岸的智者,從波濤洶湧的大江中、碧水長流的小河裏,淘出了種種流水垂釣的良方。下面,就以重慶地區常用的手車竿為例,介紹手車竿在長江中釣流水的數種垂釣技巧

  釣技篇。

  一. 七星漂釣法: 在半年清水,半年渾水的長江中垂釣。清水期的水位低,水流較平穩,用七星漂釣淺灘的緩流水及江灣的平水。星漂長而小,阻力小靈敏度高,很適宜在水底不平的緩流水域使用。需定點垂釣時,墜略重於散漂的浮力,需隨坡逐流,讓餌找魚時,墜等於或輕於浮力。大多數時侯,魚兒喜歡在淺

  邊緩流覓食、嬉戲,釣邊,釣淺,釣近,七星漂釣法正宜。

  二. 懸漂釣法: 急流水靠岸的這一側,因水下障礙物的阻擋,往往會形成夾槽水或二流水,急流散勁處,夾槽水或二流水變緩、變洄、變花、變平的地方,是頂水魚洄遊、覓食的地方。七星漂釣法在此水面站不住腳,不是被水流沖移位就是卡墜掛鉤。若此,可將七星漂上移並擠在一起,使水線長於實際水深.再換上適重的開口墜,[墜重3至5克即可]使之剛能穩住流水中的鉤組,就成了懸漂釣法。因水線長於實際水深,星漂會懸著,離開水面三至五寸。魚竿擺放與水面約呈30度,風線、懸漂、水線應形成一道弧線.魚食餌 ,就破壞了順著流水下鉤的釣組在流水中的穩定狀態,懸漂抖動或線被拉直,擡竿即可獲魚。此方法常用於離岸較近的緩流. 順著流水下鉤宜懸漂, 橫著流水下鉤是否也宜懸漂呢?可以,讓風線牽住七星漂,前二粒入水,後兩粒懸空,水線斜入水中即可,此方法常用於離岸較遠的緩流。 此釣法,用墜較輕,較小而不易被石縫卡住,也因墜輕,而宜近釣。七星漂懸在水面上,既解決了星漂站不住腳的問題,又避開了動蕩不仃的水浪的影響,使觀漂更容易,更直觀。 一定要根據水流來選擇鉛墜大小哦,否則,不靈喲!

  三. 繃尖釣法: 如果說懸漂釣法是輕墜釣二流水,那麽,繃尖釣法就是重墜釣靠近岸邊的急流。急流旁的旋渦洄水,洶湧,非重墜不行,墜重,才能穩住急流中的釣組。硬海竽、粗線、重墜、長腦線是繃尖釣急流的特色。遠拋釣急流容易丟墜,吾常在江邊就地取材,撿幾坨比較規則的,長條扁圓形鵝卵石來代替鉛墜,。光滑的鵝卵石,要用棉線或14絲舊魚線栓束,先在線頭兩端各打一防滑死結,再挽一活扣扣住卵石中部,左、右再各扣一圈,三扣抽緊後,余下的線段應有五公分長度,拴在主線上就能用了。栓重墜的棉線與主線有五公分的距離,魚食餌時,不必牽動重墜,其食餌力度就會直接從主線傳導至竿尖。手車竿繃尖近釣,要將七星漂上移至水線以上,墜重約20至30克。墜入水到底,憑手感就能知道。垂釣時,壓住竿尾,竿尖斜指天空,手把竿與車盤, 讓竿尖略著墜之力,看竿尖點動而獲魚。怎樣看竿尖呢?流水引起的竿尖動,平緩而有規律,魚食餌、竿尖抖動的頻率快而急,兩者的不同,很容易區別滴。繃尖釣法是手車竿、磯竿、海竿在急流、亂石中釣江魚,最常用的垂釣方法。此釣法遠近皆宜。

  四. 底墜跑線釣法: 底墜是扁形空心的,墜穿在上、下鉤之間的主線上,可以在上、下鉤之間的主線上滑動。此釣法因墜重而宜流水定點釣,又因墜空心而靈敏度高,故遠、近皆宜,且多用於水底較幹凈,很少掛底的釣場。此法也可用於七星漂釣法、懸漂釣法和繃尖釣法。

  五. 手感釣法: 手持竿繃尖於流水,憑魚食餌的感覺刺魚,憑手感起魚,更快、更準。手感釣法多用於夜釣或吃口很密時。

  六 放流釣法: 放流釣法分底釣與浮釣兩種。

  1.放流浮釣法: 刷流水參條時常用,七星漂配輕墜即可施鉤。但漂小,放遠了觀漂費眼,收放中,憑手感中魚。參條食餌,漂大反應不靈漂大阻力大,參條中鉤的手感極差,因而,刷參

  不宜用阻力大的漂。放流浮釣法多用於垂釣上層魚類。

  2.放流底釣法:

  A. 泊船上時有所見,不用魚漂,短竿重墜,施釣於深水急流之中,走墜於水下的石坎、礁石之中,於收放之中,憑魚食餌的手感刺魚。

  B.帶漂放流底釣法漂加裝上自創的姆指頭大的浮カ漂,就成了專門用於釣流水的組合漂組。采用放流底釣法,主釣離岸很遠的,在水底亂石縫中覓食的黃臘丁。組合漂組漂大墜重,漂大目標大,三十米開外的遠處,觀漂不費神且吃口清晰。墜重,能抵消部分浮力,還能確保魚餌貼底緩移。七星漂夾浮カ漂的放流釣,借助流水之力,隨波逐浪地將釣組送到洄水處,讓釣組隨洄水,磕磕絆絆地緩慢移動,送餌上門,讓餌找魚,搜釣藏在石縫的魚兒。施釣時,將前五粒散漂擠成一組,後二粒夾浮力漂為一組,兩組間距50毫米.[開口墜的重量是總浮力的ニ分之一至四分之三。開口墜的作用是釣組被石縫卡死,棄墜保主線及漂.]

  c. 將釣組拋入施釣水域中,順流緩緩而下。若浮カ漂平躺於水面,且能目視。前一組漂時,墜肯定到底。未見浮力漂點動而沈下,多半是掛底,可輕提,讓浮力漂繼續移動,如墜卡死,可借助流水對魚線和漂組的阻力,適度地用力揮竿,將墜帶離石縫,若此招不行,可手拉主線,施以"金蟬脫殼"之法,棄墜或鉤。 前一組漂的作用是隨時反映墜在水底的狀況,知曉江水深淺的變化,後一組漂的作用是將浮力漂定位,並承載墜的重力,讓墜與魚餌平穩地貼著水底移動。 浮力與配墜,據水流的急緩而定,急則墜重,緩則墜輕。以墜輕重來控製浮力漂的移動速度。墜貼底,浮力漂緩緩移動,才能保持最佳的靈敏度。移動中的浮力漂則會告知魚吃食的信息及魚藏身的位置。當浮力漂點動,沈沒時,可楊竿獲魚。 采用帶漂放流底釣法,事半功倍,有魚則釣,無魚換位。放流釣法采用七星漂夾浮カ漂的垂釣方式,說白了,就是讓餌去找魚。餌找魚,鮮聞吧,至少,在波濤洶湧的長江中,讓魚漂帶著魚餌,滿水沱地漂行著釣底層魚,很難一見吧!那些見識過吾在長江中垂釣黃臘丁的釣友,無不對此釣法興趣濃厚。

  其它: 擺竿釣法、武鬥竿釣法、三爪錨鉤釣法,雖然也用魚竿、鉛墜和魚鉤,屬於用空鉤去捕魚的方法,並不屬於願者上鉤的釣魚方法,因而不作祥細介經了。

  "水無常勢,釣無定法"。以手車竿、七星漂傳統釣法為基礎 ,以漂、鉤、墜,腦的調整,快速地變換垂釣方法,來應對多變化的江河水情、魚情。長江邊休閑遊釣,以找魚釣為主,一支手車竿就夠,僅須將基礎釣組稍作調整,就能隨機應變地運用各種流水釣法。比如,將七星漂釣法的星漂作上移處理,稍加重鉛墜,就改成了釣二流水的,可觀漂也可以看竿尖的懸漂釣法。若再加重鉛墜與加長腦線,立馬成為釣急流的-繃尖釣法......。手車竿釣法多是以線蟲、肉蛆、江蚯蚓、面包蟲等為魚餌,視魚的不同嗜好施餌,采用誘釣合一的魚餌,誘魚尋餌。調整釣組很重要,選擇釣法也很重要,更重要是尋找魚道,善於利用流水,借助各種釣法,讓魚找餌,讓餌去找魚,就能一竿釣盡灘、沱、灣、汊,就能一竿釣四季,漁、娛皆獲。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