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製面餌,不光講究腥、香、酸、臭、鮮,講究餌適宜的發酵度,也講究餌在水中的狀態,亦講究餌的"有的放矢",更要充分利用面餌誘、釣合一的特性,讓魚兒誘得來,聞得到,吃不了,有得吃,吃不飽,不得跑,讓魚兒集聚於竿尖之下,聚而釣之。

  1.配製面餌應根據對象魚的喜好來選擇主料、輔料和添加劑,恰當地掌握配製比例。餌料應虛、實結合,有粉狀有細顆粒,粉狀多細顆粒少,粉狀為虛,細顆粒為實。

  說明:主料是指包谷面,顆粒魚飼料等。主料物質加工成粉狀占七成,大小不一的顆粒占三成。主料是面餌的基礎。 輔料是指控製粘結或松散的物質,如炒製的黃豆粉、麥夫或胡豆粉、蠶蛹粉、菜籽餅粉等,這些輔料也能當添加劑使用,增加餌的味道,又能調配魚餌的松散度,還能調控魚餌的溶化速度。幹面粉、糯米粉等粘性輔料用於魚餌的配製,主要是起粘合作用,除必需外,粘結劑應盡量少用。添加劑是指酒、糖、香精,誘魚劑等。添加劑的作用是增強面餌某一方面的味型。

  2.餌,分窩餌與釣餌。 配製時,最好讓兩者成分相近,或幹脆窩餌、釣餌一個樣,兩者成分越相近,對魚兒的欺諞性就越強,還能有效解決大魚拱窩不食釣餌的問題。

  3.製餌之水,首選釣場水,河水,井水,純諍水次之,最好不用自來水。請記住,到釣場後,釣場水可是調節餌料軟硬的首選。

  4.根據對象魚、水情和季節來選擇各種添加劑,或通過餌料的發酵,來確定餌料的味型,如:香甜味腥香味、酸臭味、甜酸味等。這些味道是面餌的"魂",味不對魚路,適口性就不好,是很難將欲釣之魚種誘聚於窩內。比如,欲突出"腥香"誘釣秋鯉,就應加蠶蛹粉或蝦粉,誘釣夏鯉,則應加入麻油和糖,以出"甜香"為主。選用添加劑,忌雜燴,更忌其味型相左。

  5.霧化將餌的味道擴散出去,將魚誘來,至於能否將魚誘而聚,聚而釣之,則要靠怎樣掌握餌在水中的狀態了。恰到妙處地掌握各種面餌的霧化、溶化速度、顆粒度,可是助垂釣成功的重要環節哦!如果說,誘魚入窩的味道是面餌的"魂",那麼,面餌中的小顆粒,就是面餌的"膽",能不能留住魚,魚兒上鉤多不多,就靠這些小顆粒了,大小不一的顆粒是助垂釣成功的重要環節哦!

  6.釣餌配製完成後,應投姆指大小一坨餌入水盆,觀察餌的溶化速度及顆粒狀態,以便心中有數,以利臨場調節。釣餌應入水就開始溶化,根據經驗,5分鐘內溶化為佳。[2分鐘擡竿,鉤,餌能在水中分離]

  7.應另備幹面粉、顆粒魚飼料粉,以便臨場調節其餌的霧化,軟硬度及溶化速度。

  如今,雖說巳是商品經濟的天下,各種配製商品魚餌,魚具店有售,但釣齡較長,且有空就去水邊的老魚

  貓,還是喜愛自己低成本地配製魚餌。佳餌能聚魚,有魚才有樂,手持一款色、香、味、型俱全好餌在手,一切皆在不言中,一切盡在掌控之中的豪情爽意,便會由然而生。

  本文所論之面餌的配製,多用於夏秋季野外垂釣鯉、鯽、草,且針對靠近岸邊的手竿或手車竿傳統釣法而言。個人之言,如有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哈。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