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登山界有這麽一說:“14座8000米是登山者(climber)的運動,七大洲最高峰是闊老(plutocrat)的運動。”

  習慣上七大洲最高峰被定義為――
亞洲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也是世界最高峰(Everest海拔8848.13米);
南美洲的最高峰阿空加瓜山(Aconcagua海拔6962米);
北美洲的最高峰麥金利山(McKinley海拔6195米);
非洲的最高峰是乞力馬紮羅山(Kilimanjaro海拔5963米);
歐洲的最高峰厄爾布魯士山(Elbrus海拔5633米);
南極洲的最高峰是文森峰(Vinson Massif海拔5140米);
大洋洲的最高峰是查亞峰(Carstensz Pyramid海拔5030米)或者澳大利亞最高點科西阿斯克山峰(Kosciusko海拔2228米)。

  其中,最年輕的完成者是日本人Atsushi Yamada,時年23歲零9天;最年長的完成者是德國人Gerhard Schmatz,時年62歲263天;Kosciusko版本,最快完成此目標的是新西蘭人Rob Hall和新西蘭人Gary Bal,他們只用了驚人的7個月;Carstensz版本,最快完成此目標的是英國人Andrew Salter,他也只用了297天。

  七大洲最高峰中,只有珠峰是難度最大的,而在14座8000米中,珠峰傳統線路的難度僅僅排在中下水平。其次是麥金利。其余5座山峰,主要的難度不在攀登上,而在於其他因素。比如錢,如南極洲的文森峰,交通費用占總費用的3/4左右(當然如果你自己駕無動力帆船去就便宜多了)。比如政局不穩,大洋洲的最高峰查亞峰就是一例。

  14座8000米中包括這些山峰:

  珠穆朗瑪峰。

  喬戈裏峰:海拔8611米,是喀喇昆侖山脈的主峰,也是世界第二高峰,國外又稱K2峰。位於東經76.5度,北緯35.9度,座落在喀喇昆侖山的中段,屬中國的一側,在新疆葉城縣境內。

  “喬戈裏”,塔吉克語意為“高大雄偉”。1954年7月31日,意大利登山隊兩人從巴基斯坦一側沿東南山脊,歷時將近100天,首次登上喬戈裏峰。

  洛子峰:海拔8516米,為世界第四高峰。位於東經86.9度,北緯27.9度,藏語稱之為“丁結協桑瑪”,意思是“青色美貌的仙女”。1956年5月18日,瑞士登山隊兩人,從尼泊爾西坡首次登頂成功。但是,至今還未有人從東坡中國境內一側攀登成功。

  馬卡魯山:海拔8463米,是世界上排名第五位的高峰。位於東經87.1度,北緯27.9度,其北側在中國西藏自治區境內,南側屬尼泊爾王國。1954年,法國登山隊有2人登上了海拔7640米的馬卡魯2峰。

  卓奧友峰:亦謂“喬烏雅峰”,海拔8201米,是世界排名第六位的高峰。位於東經86.6度,北緯28度的中尼邊界上,山峰以東北山脊和西南山脊為界,北側在西藏自治區定日縣境內,南側屬尼泊爾王國。藏語意為“首席尊師”。1954年10月19日,奧地利登山隊四人首次沿西北坡登上卓奧友峰頂峰。

  加舒布魯木Ⅰ峰:海拔8080米,位於東經76.7°,北緯35.7°,是世界上名列第11位高峰。它是中國和克什米爾地區的界峰。“加舒布魯木”,意為“閃爍著光芒的山嶺”。1958年7月4日,美國登山隊的兩名隊員首次登頂成功。

  希夏邦馬峰:海拔8012(北大山鷹社5名隊員在此遇難)是世界上14座8000米級高峰中的最後一座,位於東經85.7度,北緯28.3度。地處西藏聶拉木縣境內。“希夏邦馬”藏語意為“氣候嚴酷”。然而,虔誠的藏族人民也有許多神話和歌謠稱頌他為吉祥的神山。1964年5月2日,中國登山隊10人首次登上希夏邦馬峰頂峰。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