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高程如何測量確定
記者近日從國家測繪局獲悉,今年的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將在西藏登山協會的協助下,首次由我國專業測繪人員和專業登山人員合作,攜帶測繪儀器,登上珠穆朗瑪峰峰頂進行觀測,利用各種探測技術找到峰頂巖石最高點,並精確測量雪深,在峰頂重新豎立測量覘標(一種測量標誌)和觀測棱鏡,設立GPS觀測設備,以精確測定珠穆朗瑪峰高程。
在直接對珠穆朗瑪峰峰頂進行觀測的同時,測繪人員還將對其周邊地區開展大規模控製測量工作,為珠穆朗瑪峰高程的確定提供準確的起算依據,並通過分析研究近鄰區域的40年觀測資料,開展與珠穆朗瑪峰高度位置變化密切相關的地球科學研究工作。
中國女登山隊員將參與珠峰測量
為紀念中日兩國女子登山隊員首次登頂珠峰30周年,同時完成中國對珠峰高度再次測量的重任,中日兩國女子登山隊員今春將再次聯合攀登珠峰。目前,中方隊員正在西藏拉薩積極訓練備戰。
記者從西藏登山協會了解到,參加此次中日女子登山行動的中方西藏隊隊員有吉吉、拉吉、普布卓嘎、參木拉和桂桑。目前,5名隊員身體狀況良好。
新華社電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姚檀棟認為,盡管珠穆朗瑪峰山體地質結構由於地殼運動不斷以微小的速度在增高,但全球氣候變暖,冰川密實化進程加快,導致珠峰整體高度在降低。
在去年年底召開的第四屆青藏高原學術研討會上,姚檀棟分析說,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陳俊勇等科研人員觀測,珠峰頂部自1966年以來一直在降低,這些觀測結果,可揭示過去幾十年來珠峰頂部的降低原因。從1966年到1999年,珠峰頂部從8849.75米降低到8848.45米,總降低值為1.3米;如果按年降低值算,1966年至1975年間,珠峰頂部的降低比較快,接近每年0.1米,1975年至1992年間,降低過程減弱,只有0.01米;而1992年至1998年間,降低過程又快速增大,接近0.1米;1998年到1999年,達到了0.13米。
姚檀棟說:“珠峰頂部在短期內降低如此劇烈,肯定不是地殼運動的結果,只能從冰川對氣候的響應去解釋。實際上,從1992年開始的珠峰頂部急劇降低時期正好對應於氣候急劇變暖時期。”
西藏自治區氣象局有關專家對位於喜馬拉雅山與拉軌崗日山之間的區域代表定日、江孜的氣候變化趨勢分析,結果顯示,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所在的西藏定日地區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顯著,西藏西部(定日一帶)是西藏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區域,也是全球氣候變暖最敏感的地區。
12下一頁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