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位釣魚高手昨齊聚棗林灣蕪湖釣友8.88公斤鰱魚奪單尾冠軍
昨天,由揚州市釣魚協會、市烹飪協會和揚州晚報共同舉辦的2014“紅山”杯寧鎮揚庫釣大賽暨庫魚烹飪大賽在儀征棗林灣舉行。來自寧鎮揚以及泰州、安徽蕪湖等地的70多名釣魚愛好者參加了比賽。主辦方還舉辦了特色庫魚烹飪大賽,吸引了眾多遊客和吃貨。
作為寧鎮揚以及周邊地區首次庫釣大賽,本次活動也得到寧鎮揚三地都市報的共同關註。昨日現場,來自金陵晚報、京江晚報的記者也對活動進行了全程跟蹤采訪,通過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方式進行直播。
高手雲集
寧鎮揚、泰州蕪湖釣友都來了
昨天上午,在儀征棗林灣棗林湖上,來自南京、鎮江、揚州以及周邊地區泰州、安徽蕪湖等地的70多名釣魚愛好者一字排開,爭分奪秒進行釣魚比賽。不少車友是在前一天驅車幾小時趕來的,大壩上停滿了來自不同地區的私家車。
據主辦方介紹,此次大賽製訂了嚴密的規則,本次比賽以組為單位,每組3人,由現場抽簽方式確定釣點,比賽限時24小時,最終分別按總重量和單尾最重評獎。“雖然是24小時,但真正到了夜裏面魚兒是很難上鉤的,所以確定釣點後,時間由選手自己把握。”主辦方相關人士介紹。
“從18日下午4點,我們就來這裏垂釣了,到晚上10點才休息,今天上午來了之後,已經在這邊坐了七八個小時了。”昨天上午10點,來自江都的萬先生告訴記者,他在報紙上看到這次活動後就立刻報了名。“我們一行來了三輛車,七八個人,除了三名釣手之外,還來了一些朋友正好欣賞這邊的山水。”
設備齊全
釣友一根桿準備了20多副鉤
記者現場看到,此次參加比賽的均是臺釣選手,不少都曾參加過各類賽事。當然,釣友們都是帶足裝備來的,漁竿、專業魚餌、漁漂,甚至連“雷蛙”都帶上了。
來自江都的資深釣友萬師傅告訴記者,他帶來了草莓味、蒜香味、大麥味等一系列魚餌,此外還有窩料和底料。“這些都是主要針對鰱、鱅魚等的,先通過打窩,吸引魚兒來,然後再通過底料也就是魚餌來釣魚。”萬師傅告訴記者,臺釣在國內風靡10年左右,釣法立竿見影,很受釣魚愛好者喜歡。“釣什麼樣的魚換什麼漁竿,此外,還有漁漂也很講究。為了這次比賽,我還準備了幾條漁竿和20多副鉤。”
記者在現場還看到有黑魚殺手“雷蛙”,這是專門用來釣黑魚的一種蛙型假餌。“這次沒有黑魚,我們暫時不會用到。”一位釣友說。
有喜有憂
丹陽隊17.35公斤總量奪冠
“昨天一條沒釣到,我們還很沮喪,誰曉得今天"大豐收"。”丹陽選手“黑漂”告訴記者,從前一天下午4點一直釣到晚上10點,三個人一條魚都沒有釣到,今天一早天蒙蒙亮,三個人就坐在湖邊開釣了。皇天不負有心人,上午7:30,他們終於釣上來一條10多斤重的白鰱,到10點左右,已上鉤4條,最終該隊以17.35公斤的總重量獲得大賽第一名。
“我們收獲也不小,這條鰱魚有8.88公斤。”來自安徽蕪湖的選手王開武告訴記者,到今天上午10點多,他還沒有釣到一條像樣的魚,原本以為要一無所獲了,“誰曉得這時候一條大魚上鉤了!上鉤時,我就知道不小,我接連奮鬥了25分鐘才將這條魚弄上岸。”最終,憑借這條8.88公斤鰱魚,來自安徽蕪湖的小組獲得第三名的好成績,而王開武也獲得了單尾第一名的好成績。
儀征市文廣新局副局長竇忠根告訴記者,本次活動是儀征首次將體育賽事、美食等資源進行整合,是對棗林灣體育運動、休閑旅遊的新探索,通過這樣的活動不僅向外界展示了儀征優美的山水環境,也能推介儀征庫魚美食文化。
大廚現身
10種魚兒現場抽簽烹飪
下午2:30,釣魚大賽還剩下半小時時間,這邊棗林湖大壩上釣魚選手爭分奪秒,另一邊正在舉行一場驚心動魄的庫魚烹飪廚藝大賽。
“我們把釣上來的魚就地抽簽,然後進行現場烹飪。”主辦方介紹,此次比賽就地取材,參賽選手在草魚、鯉魚、花鰱、白魚、黑魚等十種魚類中抽取一種進行烹飪。
來自寧鎮揚烹飪界的10位廚藝高手現場大展拳腳,“我們這次抽到的是鯿魚,在食材上不具備優勢,我們就進行創新。”揚州金陵大飯店大廚這次推出的是鹽官帽子的棗林魚,采用開瓶花刀將鯿魚切成片,然後用鹽焗,無論色、味、形都獲得評委稱贊。
“江鮮是我們比較拿手的,但這次抽中哪種魚做哪種,難度不小。”揚州京江大酒店的大廚抽中的食材是昂刺魚,最終通過創新用油浸的方法,烹製了油浸昂刺魚,博得評委好評。
“此次烹飪比賽除了多種多樣的烹飪方式外,豐富的庫魚品種也是一大特色。”擔任現場點評的中國烹飪大師、淮揚菜烹飪大師薛泉生進行了現場點評,棗林灣的庫魚生態環保,用這樣的魚做食材,更加增進菜肴的口味,使得烹製出來的菜更上一層樓。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