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用釣魚竿,是釣友間的熱門話題。那麽工薪族應如何選竿呢?不要攀比,量力而行,不求貴的,只選對的—這是我一直以來倡導的。其實,什麽竿子都會斷,可是除了結實,還應該有其他指標,比如重量、重心、腰力、耐用性、美觀度、稱不稱手以及適應度(水域:魚種、釣法的廣譜通用性)等等。就說重心,兩根同等重量的竿子,握在手上,是重心靠後還是“大頭沈”,感覺會相差很大。

  如覺進口竿偏貴,現在也有許多國產竿質量和重心設計都很不錯,當然,有人考量性價比,也有人只看品牌價值,所謂“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再者,喜歡的不一定擁有,擁有的不一定喜歡,這裏有很多因素在製約。我有個釣友,家境清貧,老婆沒工作,還得供孩子念書,吃穿用度極節儉,唯獨買竿十分舍得。·他曾花一個月的工資極奢侈地買了根高檔竿,喜歡就要擁有!

  這裏說說我自己的用竿情況吧。我平時用的有日本竿(禧瑪諾),有韓國竿(東美、龍成),也有國產的光威和東區。不同釣場,不同魚情,應用不同的竿。我的日本竿斷過,韓國竿也斷過,還就是光威和東區沒斷過。但話說回來,盡管這樣,我並不會就此去做“物理性”以外的解讀。因為事實很簡單,與含碳稍少的中檔竿相比,價格貴的高碳竿往往更易斷,對使用技術和手法要求相對也較高。因為“高碳”決定了它的“脆”,釣魚時務必要使用得當。國內許多大公司也都已能生產ZIC克左右的超輕3.6米高檔竿了,它們也一樣“脆”,材質決定特性,不分產地國籍。

  以上規律不分國產進口,一律適用。如何選用,就看用竿的人是誰和不同的用竿取向了。如果你是毛毛楞楞的菜鳥新手,即使有經濟條件,也勸你最好先別裝備高檔竿,先用中檔皮實竿練手,等手法老到了再換不遲。如果你是高段位釣手,技術熟練,手法好(不會出現使用不當及毛手毛腳等情況)而無法忍受竿子沈,那就使高碳竿。如果你能夠忍受沈而不能忍受脆,那就使中檔以下的竿。在高頻率拋竿(一天提竿幾百上千次)時,沈的弊端大,我會做一種選擇;而一天見不著幾口,卻可能會有巨物光臨時,那就考慮另一種選擇。還有,同是3.6米的竿,中檔竿和高碳竿在重量上雖有差異,但使用起來並不會感覺沈到哪去,所以在這個級別裏,我不建議買上千元的昂貴竿。但5.4米以上的竿,個人還是更傾向於看重量指標。就說釣水庫,6.3米的釣魚竿重量分別為160克和320克,掄一天,胳膊感覺會天差地別的。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