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竿即帶有繞線輪,可以拋遠的拋竿,但不能顧名思義,以為只是在海裏垂釣才用它。在選購海竿的時候‘除應對材質真偽和工藝優劣認真註意外,同樣還應該重視以下幾點:
第一,釣魚竿長與“調性”,這要根據需要來定。比如長度,若是水庫釣,那麽一般應選3米以上竿;最好是3.6米、3.9米,甚至4.5米的大海竿。當然也不是越長越好,因為雖然長竿拋得遠,但過長了,反而發不上力,這裏有個最佳發力狀態問題。·通常3.6米和3.9’米的竿拋投時發力狀態最佳。當然拋竿技術好的老釣手,用4,5米的海竿可以做到打得最遠。我見過有釣者用5米長的大海竿,拋投時根本發不上力,反而只能打出30來米遠。因此,一般釣者選長度適中的為好。而若釣養魚池,本來就池塘不大,無須打太遠,使大海竿撥撥拉拉反而不靈便。所以若主要以池塘釣為主(相當一些人的釣場完全就是養魚池),那麽買2.7米或3米的海竿較為合適。太短了(比如2.1米),若碰到較大的池塘,想拋遠時也難遂心。再一個調性,一定要選購調性適中的海竿,彈性好,韌性佳,這樣的海竿拋投時發力狀態特別好。有的海竿拿在手裏硬撅撅跟木棍子似的,竿體粗、梢子硬,拋投起來一點彈性都沒有,這類竿拋起來找不到感覺,很難發上力。而軟調性的海竿,打小陀串鉤還可以,若打大陀或糟食團子,則基本是沒法發力。所以選竿時也要考慮所釣對象魚,若釣抑魚,使小陀串鉤,便要軟調竿,竿梢軟還可得到較明顯的魚訊表現。’釣鯉魚、草魚、青魚等大型魚種,則基本無法用軟調竿,一是打不了大食陀,二是上魚後“領”魚也太費勁。
第二,竿體的實際長度與標示長度的誤差越小越好。同時各節抽出的長度也要均勻適當,各導眼間距要適中合理(越向尖部,間距越小),若間距過長或過短都表明某兩節嵌接的深度不合理,這樣的海竿不可取。
第三,要逐節地察看各導眼的瓷環和金屬箍做工是否精細,黏合得是否牢固。
第四,把海竿握在手中端平,按上下左右方向,先用小勁兒輕晃幾下,然後再逐漸加以擺動,觀察其彎點,便知竿的軟硬度。更重要的是聽其是否有“哢瞪、哢瞪”的碰撞感,如有,則表明某兩節的嵌接處曠量大,這當然不是好竿。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