鯪魚,是廣東釣魚愛好者最喜歡垂釣的魚種之一。據廣州市20+釣魚俱樂部曾經做出的投票統計,超過5成的休閑釣友最喜歡垂釣的魚種就是鯪魚,排在其後的是鯽魚、羅非和大草魚(含大黑鯇)。不過,鯪魚身體呈紡錘形,此形體讓其成了淡水魚中的“遊泳高手”,遊速極快。加之鯪魚中鉤之後喜歡往深水鉆,拉力之大讓人難以想象。和同樣體型的草魚相比,鯪魚的力量是草魚的三倍以上,遛魚的手感非常好,從而備受休閑釣友喜歡。在此由釣魚俱樂部多位釣鯪魚高手結合垂釣經驗,傳授給釣魚愛好者釣鯪魚的最佳方法。專題采寫/攝影 信息時報記者 丁偉濤
鯪魚以刮食附著在水底沙石的藻類為食,同時兼具濾食性,在食物短缺的時候也可以以水中的有機碎屑、人畜糞便甚至是微生物為食,因此垂釣鯪魚的選位要根據塘底狀況、水質和季節不同靈活變化。
野釣鯪魚,一般選擇坡度減緩的泥沙質底水域,如水庫突出位的緩坡,大壩都是不錯的選擇。靠近豬場、鴨場的排泄口附近則是垂釣鯪魚最佳地點。
在商業塘垂釣鯪魚,因為糖水較肥、塘底腐殖質較多,因此多要選擇有風天垂釣,位置宜在下風位或者新水的入水口,在這樣的塘垂釣,如底釣效果不佳時,可考慮釣離底或者釣半水。
鯪魚是暖水性魚種,在水溫15~30℃的時候食欲最旺盛,低於14℃食欲就開始減退,水溫在7℃以下就會死亡,因此,在廣東包括整個華南地區,4~11月份都是垂釣鯪魚的好時間,尤以5~9月份為垂釣鯪魚的黃金季節。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近年來在冬季和初春垂釣鯪魚的釣友也不在少數。
因為季節不同,垂釣的深度也要適當作出變化。4~6月份,鯪魚開始上灘產卵,因此春季以釣淺為主。夏天由於氣溫較高,秋季溫差太大,鯪魚多數在早晚近岸,所以夏秋季垂釣鯪魚以釣早晚釣淺為主,中午多釣深水。
垂釣鯪魚,有兩個關鍵因素是首先要熟悉的,便是魚的就餌方式以及水底的狀態。第一,鯪魚的嘴型和就餌方式和鯽魚、草魚等魚種不一樣。鯪魚的嘴型是口下位,即鯪魚的上唇是突出的,唇邊緣有很硬的角質層;另外由於它主要是以附著在水底沙石上的藻類為食,就餌方式就是“刮”,通過魚嘴的角質層刮取沙石上的藻類為食。
鯪魚這種特殊的就餌方式,反應在浮漂上是完全不同的一種漂相。因為上唇突出,鯪魚在就餌的時候首先是上唇觸碰釣線,因此垂釣鯪魚的時候浮漂多會出現有節奏上下“抖動”。第二,塘底狀態決定了釣法的變化。除了以附著在水底沙石上的藻類為食,在食源缺乏的時候,鯪魚也會以有機碎屑甚至是浮遊生物為食。而這種情況,較多表現在商業塘或者養殖塘。由於養殖塘和商業塘有很多屬於肥水塘,塘底為腐殖質的“軟底”。
釣法
臺釣法:得區分軟硬底
臺釣鯪魚以前被普遍認可調釣方法是空鉤調平水反釣2~3目,但在實際的垂釣實踐中,調釣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的變化。這其中起關鍵影響的是“硬底”還是“軟底”的差別。
硬底水域 如果是在沙石底的硬底水域,釣鈍是不錯的選擇,其中空鉤調平水反釣2~3目是值得嘗試的方法。有很多釣友采用不帶鉤調平水反釣2~3目,這種調法叫左擦底墜。值得一試的是,采用空鉤調平水反釣2~3目的釣法,腳線可長些(一般是對折後長15厘米以上),不帶鉤調平水反釣2~3目的釣法,子線應當短些(一般是對折後長度在10厘米以下)。
在漂相上,通常的表現是輕微的上下點動然後是快速有力的下頓,有甚至會出現箭漂或者托漂。
軟底水域 在腐殖質底水域,如果采用以上兩種偏鈍的調漂方法,很有可能會發生雙餌和鉛墜都沈到淤泥底下的情況,到時想要釣到鯪魚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遇到此情況,按照臺釣白鯽技法垂釣鯪魚是不錯的選擇,調漂方面可以采用拉餌調5~6釣2~3目,甚至是可以采用釣離底的方法。漂相方面和鯽魚的漂相相似,可以是明顯的下頓也可以是快速的拉黑。使用此釣法在垂釣大形體鯪魚的時候,動作體現得不是很明顯,有時甚至只是1/3目的下頓,很多人往往就是因為沒有抓這一下輕微的點動而錯失了上大魚的機會。
三叉戟搖粉法:提竿成功率高
這是一種在廣東很流行的垂釣鯪魚的方法,其操作方法簡單,上魚率非常高,特別適合在鯪魚密度高、體型小、水較淺的地方使用。
搖粉釣具體的操作方法便是,主線上掛浮漂,底部直接掛一顆小型的三叉鉤(不需要腳線和鉛墜),三叉鉤蘸上面粉後拋入水中就可以開始垂釣了。
這種釣法幾乎可以忽略浮漂的浮力和吃鉛的配比問題,只要三叉鉤能將浮漂拉入水中,然後將浮漂調到露出水面2~3目方可。
搖粉釣的餌料方面,也是很簡單,只需要面粉加上蝦粉就可以了。搖粉釣體現在漂相上基本上都是上下的抖動,這時候提竿,有9成的機會都會中魚。
不過,三叉戟搖粉釣法常常被很多人誤解,認為有“貓魚”的嫌疑。其實,用此釣法釣鯪魚,只要魚嘴觸線,浮漂就會上下抖動,這時候提竿,鉤尖有90%的機會會刺中魚的上唇,而不是掛到魚的身上。
當然,如果怕被人誤解,也可以采用”燈籠鉤”來代替三叉鉤。燈籠鉤如其名,是在傘狀鋼絲組的末端綁上魚線和魚鉤進行垂釣,有點類似爆炸鉤,但是它的骨架較長,子線很短,(只有不到1厘米長),但是用燈籠鉤垂釣土鯪,效果與三叉鉤搖粉釣法相比,後者為最佳。
釣具
釣竿的選擇:
垂釣鯪魚一般采用調性偏硬的綜合竿甚至是羅非竿,對於半斤以下的鯪魚,使用硬竿飛魚可以大大加快上魚的速度,比用軟竿效率要高。
可是大的鯪魚力氣大、遊速快,如果使用太軟的竿子,很難將鯪魚從半水拉上來,在遛魚的過程裏,很容易因為斷線、掛底、脫鉤的原因造成跑魚。使用硬竿,能迅速將鯪魚拉上水面,在水面的鯪魚因為無法發力,很難再紮到深水裏去,能減少跑魚的機會。
線組的搭配:
在線組方面,垂釣不同大小的鯪魚的差別會比較大。如果是垂釣3兩~半斤的鯪魚,可以用0.8~1.2號主線,04~06號腳線;如果是1斤以上的土鯪,特別是在水面開闊、深淺明顯的水庫,08~1.2號的腳線是基本要求;如果是深水垂釣2斤以上的大鯪魚,子線有可能要用到2號以上甚至是防咬線。
魚鉤雖然同體型的鯪魚和鯽魚魚嘴大小相差不大,但由於鯪魚是口下位,而且鯪魚嘴邊緣是一圈硬硬的角質層,因此垂釣鯪魚使用的鉤子要比鯽魚大。如垂釣半斤左右的土鯪,一般我們要用到5~6號袖鉤,魚體再大,鉤子可相應用大些。
餌料配方:
雖然鯪魚主要以水底的藻類為食,但和草魚一樣,在不同的季節,它的食性也會有很大的變化。在春秋季,土鯪的餌料都應偏腥些,有時候也可以用蚯蚓、蝦等活餌,但從效率上來講,用商品餌垂釣的效果一般都可令人滿意。在某些水域比如肥水塘,適當加點酸效果會更理想。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