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夏邦馬峰 海拔8012米,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主脊線偏北10公裏處,東經85°42′,北緯28°18′,東南方距珠穆朗瑪峰約120公裏,是一座完全在中國西藏(聶拉木縣)境內8000米以上的高峰,也是喜馬拉雅山脈著名的高峰之一,它由三個高程相近的姐妹峰組成,山勢險峻,氣候變化無常,藏語“希夏邦馬”,為“氣候嚴寒、天氣惡劣多變”之意。

  北坡有長達10余公裏的山谷冰川,冰塔林立,銀光閃爍,站在遠方眺望,陽光下的希夏邦馬峰白雪皚皚,巍巍壯觀。

  希夏邦馬峰,舊稱高僧贊峰。1964年5月2日,中國登山隊的許競、張俊巖、王富洲等10名運動員從北坡登頂成功,並創造了集體登上8000米以上高峰人數最多的記錄。

  希夏邦馬峰海拔8027米,是世界上l4座8000米級高峰中的最後一位,也是唯一的一座完全在中國境內的8000米級山峰。它座落在喜馬拉雅山脈中段,位於主脊線偏北10公裏、呈東南西北走向的枯崗日山脈的東南部,地處東經85.7°,北緯28.3°。東南距珠穆朗瑪峰120公裏,其東面是海拔7703米的摩拉門青峰,西北面是7?92米崗彭慶峰,它們都在西藏聶拉木縣境內。希夏邦馬峰由三個高程相近的姐妹峰組成,在主峰西北200米和400米處,分別有8008米7966米的兩個峰尖。這裏是喜馬拉雅山脈現代冰川作用的中心之一,整個枯崗日山脈冰川和永久積雪面積達6000平方公裏,主要集中於希夏邦馬峰周圍。北坡橫對著13.5公裏長的野博康加勒冰川,與它平行的是達曲冰川。北山脊以東是格牙冰川,南坡有16公裏長的富曲冰川,其末端一直降到4550米的灌木林帶。最引人入勝的是海拔5000一5800米之間的冰塔區,長這幾千米,景象形態甚是奇異,宛若活生生的"冰晶園林”。但其上又布滿了縱橫交錯的冰雪裂縫和時而發生的巨冰雪崩,為登山者設置了種種困難。

  氣候:希夏邦馬峰的氣候特征大體上與珠穆朗瑪峰相似。每年4月和5月、l 0月和11月,在此期間內的一個月,連續2天以上的好天氣一般可能出現2―3次,3天以上的好天氣一般可能出現l―2次,相隔時間大約5―19天,是登山活動的好日寸期。

  路線:從拉薩乘車沿中尼公路經過江孜、日喀則達協格爾,行程670公裏。再西行經定日至門哈墩約138公裏,繼續西行50公裏後南下,沿簡易公路行20公裏即可到希夏邦馬峰北麓,野博康加勒冰川北側終饋坡便是登山大本營,海拔5114米。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