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避震的分類及簡要介紹
避震分阻力膠、彈簧、氣壓、油壓之分
彈簧一般是一些國產的或者臺灣的,用於廉價的、普通使用(即僅僅用作代步)的交通工具,這種避震有兩極:很軟/很硬,有的是軟得一坐上去沖程就已經過 半的,有的是根本壓不下去的,如果是自行車發燒者,都不會用這種,這也是 避震當中最低級的。
阻力膠比彈簧要好,而且一般都比彈簧要輕,調節方便,保養也方便,但是價格中下,適合有心無錢的愛好者。(如MANITOU的5代、ROCKSHOX的Q系列等)
氣壓就是利用密封的氣體的壓力實現避震的,優點有:輕(因為阻力的來源是氣體,氣體的重量有多請大家都知道)、不怕老化,缺點就是因為是氣壓,密 封再好也會漏氣,就需要經常測試並調準氣壓,否則可能會因為氣壓的不平衡而損壞叉體。(如ROCKSHOX的SID系列就是半氣壓半油壓的)
油壓就是用一個油壓膽代替阻力膠、彈簧等實現避震,優點是不用經常料理, 也比阻力膠輕,缺點就是如果油壓膽損壞了,就要整個膽換掉,費用不低!
上文轉自車友論壇:http://www.chinabike.net/bbs/dispbbs.asp?boardID=6&RootID=1097&ID=1097
我聽到過不同的聲音,單純的這樣分級別也許不完全,呵呵,僅供參考
--------------------------------------------
--------------------------------------------
以下是德國Mountain Bike雜誌對Rock Shox、Manitou及Marzocchi產品改裝套件測試評比。
圖、文◎編譯小組
「大多數的避震前叉為了配合量產需求,都將其荷重量設定在車手體重70至75公斤左右。」Manitou產品的專家Delta Sports公司的Klaus Polmann說明指出。「如果車手的體重較重或較輕於此一數值的話,就必須重新調校其前叉,才有可能將避震器的潛力完全發揮出來。」
Rock Shox公司的售後服務專家Rainer Gerster也了解此種兩難的處境:「有許多車手只利用了可用避震沖程的80%。因此,不是前叉明顯偏軟、容易見底,就是太硬而敏感度不佳。」要獲得良好的調校,他的最佳建議是:一款調校合宜的避震前叉在車手坐上車之後應會用掉其整個避震沖程的10%至20%左右(大多數的越野車前叉約在6至12公),遇到劇烈沖撞時,會用掉所有的避震沖程,但卻不會有見底的現象。此種偏軟的避震敏銳度和足夠的耐沖擊能力之間的理想折衷情況,在調校時需要有極為繁雜的指尖敏感度。
找出最佳的調校方式
為了讓讀者在節省時間的考量下多方了解調校的作法,德國Mountain Bike雜誌的測試小組成員集齊了所有’97年最暢銷的避震前叉(皆為彈力器和鋼簧的組合產品)一起在測試臺上和實際道路上做測試,試著在不同體重等級中尋找出最佳的調校方式(相關的調校建議請參考附表)。
在進行Rock Shox前叉的調校時,工作人員頗為艱苦。因為這家美國廠商對於像Indy XC這款產品就有三種不同的彈力器、3種間隙和4種不同的鋼簧可供選擇-要找出不同的避震應力,共有32種不同的可能組合。令人訝異的是:雖然有如此多樣的選擇,但Rock Shox的’97年式Indy及Judy前叉各系列中,卻找不出能搭配得當的組合。不過如將原本的短間隙調校變換為中等長度,可能是各款Indy及Judy前叉車迷們所能做的最好選擇了。至於調校過程的其他階段,Rock Shox前叉也需要多花不少心血。其中如彈力器就會隨時間的增加而明顯變軟,消費者必須適時調整其應力。因此,無可置疑地,必會有愈來愈多的Judy前叉車主將之換上較長的鋼簧。
這方面的供應廠商有許多,產品選擇性較廣泛的業者有:Speed-Springs,經銷商為Delta Sport,售價89馬克;以及Oder Reset,經銷商F.I.T.S.,售價69馬克。這兩家製造商都供應適合不同體重層級的車手所使用的套件,而且其功能都很好。至於Indy系列前叉,進行改裝較不具有太大的意義,因為其前叉由於欠缺吸震筒,極不穩定之故。
即使名牌也會有小瑕疵
另外,Mai-tou的產品也有一些瑕疵。雖然這家美國廠商在Pro和SX二款前叉上調校出了甚佳的彈力器搭配,但是在其頂級的Ti系列上,調校的可能性就極為有限了。這款鮮紅色的眩目前叉,偏偏就沒有鈦金屬避震器可更換,在各款產品的配件市場,首先必須考量的因素即是較輕的重量。
雖然Manitou也同樣供應鋼簧改裝配件組,但我們卻認為不值得推薦換用到’97年式的前叉上,因為在改裝的過程中,車迷們必須自己動手將其彈力器的長度適度地改短。這一方面,Morzocchi的產品就做得很好。雖然其避震器改裝費時最長-公司所提供的三種不同硬度完全可符合消費者的需求,不論是50公斤的車主或100公斤重的車迷,對此種硬度選擇都可滿意。而這也是應該的作法。
Marzocchi Bomber Z2
此款Z2為越野前叉樹立了新標準。其原廠調校極舒適,涵蓋的體重範圍由60至85公斤。其避震器調校螺絲應旋入約4.5轉,好讓前叉在遇到大型沖撞時,不會見底。
Marzocchi Bomber Z1
此款Marzocchi Z1所用的長避震沖程,在同類產品中可謂模範。此前叉的敏銳度超高,其撫平崎嶇路況的能力足為楷模。其標準調校可符合大多數車迷的需求。我們建議:避震器約旋入4轉為佳。
Rock Shox Indy XC/SL
此款Rock Shox Indy XC和其輕量化版本SL的量產型調校都偏硬。不過如能將中等的量產型墊片更換為新的較短產品,將明顯提升其舒適性,並使此款前叉變成頂級的全能產品。
Rock Shox Judy XC/SL
此款Rock Shox Judy前叉具有61公的避震沖程,但必須先將量產型墊片更換為較短的版本,才能發揮其功能。如此一來,其調校會偏軟。我們建議:將油壓式的避震器調校至中等位置。
Rock Shox Judy DH
此款Rock Shox Judy DH提供了73公的避震沖程,不過原廠調校極為硬調,因此80公斤以下的較輕車手必須調整其避震彈簧及彈力器。不論是拉伸或壓縮刻度,都應盡量調至較軟位置。
Manitou Pro C
此款Manitou Pro C是適於運動型車迷們的一款價廉物美前叉。它不僅提供了舒適的騎乘感,由於有避震筒,在高速時也很穩定。其原廠調校極適於70公斤的車迷。要改裝適用於其他體重的車手也很簡單。
Manitou SX/SX-FS
此款Manitou SX可算本年度最佳全能前叉。它提供了68公避震沖程,長沖程的FS版本甚至有72公。其調校可符合90%的登山車迷需求。我們建議:盡量保持吸震器在較軟之位置。
Manitou Ti/Ti-FS
此款Ti前叉是本年度Manitou各系列前叉中的招牌產品。其功能的確一流-至少對70公斤以上的車迷們是如此。如為較輕的車手,原廠調校就不適合了。我們建議:保持吸震器在偏軟的調校位置。
更換避震器重要步驟
Manitou及Rock Shox
步驟1
拆卸
還好,Rock Shox和Mani-tou的避震器和彈力器更換流程都算簡單。第一步是先把應力卸除。而後依反時鐘方向旋轉取出應力組件(如是Rock Shox前叉,需使用22號的扳手)。而後拉出彈力器/鋼簧元件。
步驟2
更換避震器
現在請依您自己的體重調校前叉。請更換彈力器和鋼簧(依據附表上的參考數值)。在組合鋼簧和彈力器元件時,必須註意其正確的順序,否則在避震收縮時,避震柱會產生卡死的現象。
步驟3
組合
在組合之前,務必要將彈力器和鋼簧充分上油潤滑。而後裝上避震柱並鎖上螺絲。如為Manitou前叉則須註意:彈力器支柱特別長。請以正確的一側進行組合!
Marzocchi
步驟1
拆卸
Marzocchi前叉避震器的更換較為復雜。其中最重要的步驟為:先將應力螺絲轉下,將叉橋上方的扣環由主支管上取下,再將大螺帽由主支管上以26號扳手輕輕卸下,最後以5號內螺絲起子松脫叉橋,以便將下方的前叉組件拉出。
步驟2
打開
以1.5號內螺絲起子將紅色應力螺絲上的螺帽卸除。取下應力螺絲。以小型螺絲起子將蓋環打開。再將主支管大螺絲完全旋出並取下。
步驟3
更換避震器
將主支管略向內壓,並將避震器的鎖固螺絲卸除;取出鋼簧、將潤滑油倒掉、置入新的避震器。此款Marzocchi前叉的組合流程完全與拆卸順序相反。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