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穿越是指全程徒步從甲地到乙地(有時還回到甲地),中間可能跨越山嶺、叢林、沙漠、雪域、溪流或峽谷等地貌的一種探險旅遊活動,有人也把它叫一種自虐。時間可以從一、二天到幾十天不等,有時時間會更長。根據穿越經過的不同環境條件,其難度和強度可能相差很大,也就是說自虐的等級不同。就一般穿越活動的常見問題和有關常識我個人體會。 (一)團隊精神 集體穿越(2人以上)是表現團隊合作精神的好機會,成功、愉快、順利的穿越是要靠集體中每一個人努力才能做到的。尤其在惡劣艱苦的環境中,團隊精神更加重要。 提示: 1)集體中應該對一些事情作明確分工,如:開路、斷後、生火、紮營等 2)集體中應選舉一個隊長,並賦予他相當權力,有民主也要有集中,這點很重要 3)人數較多時要註意行進隊型,隊伍過長容易走失隊友或有人出現意外而不能及時發現 4)所有裝備和給養應根據各人體力好壞及性別做科學分配背負,以便隊伍保持一致的速度 5)如有人遇到嚴重的傷病,整個穿越計劃必須作出應變,全體放棄或部分人帶傷員撤退 (二)體力分配 要控製好活動剛開始時的興奮,那時容易速度過快,因此應掌握好行進速度。一般而言,在上坡時可半小時休息5-10分鐘,下坡時每1小時休息10-15分鐘。 提示: 1)全程盡量保持勻速,掌握節奏,按計劃的休息時間休息和進食 2)根據大家途中的體力情況及時調整計劃,必要時寧可延長穿越時間。避免 不必要的體力過分透支,要為後來不可預見的意外情況使體力留有余地 (三)方向問題 出行前盡可能地搜集活動地區的地圖和相關資料,對將要出現的較大轉向和明顯的標誌物做初步了解。當有等高線地圖時,可將預定線路和方向進行分析,如:需翻越幾道山梁、經過幾個丫口、大致海拔上升和下降情況。這樣有助於在行進中判定方向。 提示: 1)攜帶較準確的指北針和海拔表(有的地區很需要) 2)攜帶並保護好地圖和資料 3)帶信號筆和撲克牌,以備迷路時作路標記號用 4)如對穿越地區所知資料甚少、條件又較復雜時,最好請走過的人同行或找當地向導帶路 (四)防水問題 在雨季或多雨地區,特別是長時間的穿越,如防水準備不充分整個活動會遇到極大的麻煩。如:無幹燥衣物可換,相機、電池、食物等物品遭打濕破壞。因此在出行前要對活動地區的氣候做些了解,並做好相應準備。 提示: 1)帳篷應選用三季或四季帳(專用高山帳不能用) 2)使用背包罩或塑料布遮蓋背包,即使背包有防水功能也要如此 3)在向背包內填裝物品前,用塑料袋或密封袋先包裹一下,這樣既防水也有利於物品分類 4)有條件就準備好防水沖鋒衣褲(waterproof、gore-tex材料都可以)但雨具一定還要準備 5)防水登山鞋有條件就準備好的,反正可以用很長時間(waterproof、gore-tex材料都可以) (五)飲水問題 在短途穿越時,如已知補水困難就應帶足飲用水,每人每天大約2升(如不需做FB餐的話)。長途穿越,可在途中的溪瀑、江河、湖塘取水,但一定要觀察其汙染情況,如:水附近有無人畜活動、有無動物屍體、有無糞便及其他汙染物。水中有大量泥沙時要使水沈澱10分鐘以上。螞蝗多的地區,打水時要用敞開或透明的容器,以便及時發現中是否有螞蝗。 提示: 1)缺水地區飲水要按計劃分配飲用。除特殊情況外,在找到水源前絕不要把水飲盡 2)野外取水後,有條件務必使水煮沸後(煮沸5分鐘)再飲用 3)有條件可以帶過濾器和凈水藥片以替代無法使用加熱的情況 4)如在缺水地區長時間活動,應學習其他野外采水方法 (六)生火問題 出行時要攜帶一種一個以上的火源,如:打火機(多種類型)、火柴、火鐮等。有條件最好攜帶野營氣爐、氣罐。在營地生火時要留意營地是否是禁火區,不然除了生存需要不要違規。生火前先準備些幹燥的細柴禾(比筷子略細),放在用石頭堆好的竈底,再往上面架粗的柴禾,點燃細木用嘴使勁吹,就可以把火吹燃。當下雨或柴禾較濕時,可劈開粗木從中間取幹木,砍細後作引火柴(此時需砍刀或其他工具)。 提示: 1)看好風向,不要把火堆放在帳篷的上風處,並與帳篷保持一定距離 2)離開時用水和土石壓蓋將火滅掉,並一定檢查火是否確實熄滅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