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米飯粒作釣餌垂釣
我們這釣場少,且都是精養塘之類的收費釣場,我看到釣友們經常在澧水河中用米飯粒垂釣,經常有大魚被釣起來,很是羨慕。原來因我沒實踐過,也沒用米飯粒釣起大魚,就經常詢問那些有收獲的釣友們,積攢經驗後,自己也效訪幾次,功夫不負有心人,幾次下來果然也有所收獲,現將本人用米飯粒垂釣情況透露給大家,願能為你所用:
一、漂要調靈敏。 首先應做好墜與漂的靈敏度調試這一必不可少的釣前準備。用米飯粒垂釣時,漂相對來講要調試得靈敏些。這有二個原因:一是米飯粒柔軟,魚兒吃食時如漂反應遲鈍,提竿慢、容易跑魚,收獲自然就少。二是釣場底面都有淤泥或雜草,如墜太重鉤就會陷於淤泥或雜草中,魚兒難於發現目標;加之米粒被淤泥雜草弄臟,上鉤率就大大降低。而調試得好的墜下沈後鉤碰到淤泥或雜草即會停止下沈,釣餌基本處於明處,魚兒易見,上鉤率自然就高。
1.臥墜調試方法。
在家調試:將釣線上的6粒散漂浸沒在水中,水面再浮一粒漂。鉤與墜的距離約1.5厘米,漂與漂之間不少於2厘米。此時如墜不沈底,說明墜太輕,需要換略重一點的;如墜已沈底,這時就將釣線略向上提起,再迅速放下,並用耳仔細聽墜沈底後與桶底有否發出“嗒”的響聲。如有說明墜偏重,用小剪刀稍稍剪去一點(這裏的墜需用鉛皮),再提起釣線放下。此時如無聲音發出,墜又剛好到桶底,再稍動水面釣線(切記勿將墜懸空),墜在桶底移位,這時墜與漂的調試完畢。必須說明,臥墜上的魚鉤一定要朝天。
2.懸墜調試方法。 先將6散漂浸沒於水中,水面上再浮一粒,鉤與墜的間距約10厘米。此時如墜臥於桶底或鉤在底豎立墜斜懸於一邊,說明墜過重或偏重,需剪去一點鉛皮;如鉤懸於水中,且水中的一粒或多粒散漂又浮出水面,說明墜偏輕。直至鉤立於桶底,鉤、墜、漂在水中成一直線,並稍動水面釣線,鉤在桶底移位,此時懸墜調試完畢。
二、米飯粒的準備有講究 米飯粒不宜太硬,否則提竿時鉤鋒不易露出。出門前應將米飯用開水泡半分鐘,潷幹後再裝入小盒,這樣米飯粒又大又白,且軟硬適中。
上述工作的完成為外出垂釣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垂釣 垂釣時要了解釣場的水底情況,如在河流、湖泊、水庫類底面雜草較少的地方垂釣,臥墜、懸臥均可使用;如在藕塘、蓮池、珍珠場、鄉村小塘類底面雜草或雜物較多的地方,一般宜用懸墜垂釣。在測量水位深淺時,可在魚鉤上掛上一點鉛皮,加快下沈速度,便於短時間確定漂的位置。同時一定要將最上一粒漂浮於水面,否則釣前的調試工作就顯得毫無意義。垂釣中每間隔一分鐘要輕輕提竿一次,目的是讓魚兒看到釣餌,誘魚上鉤。因米飯粒在水底是靜止的,不像蚯蚓會晃動頭部或尾部。在看到送漂或拖漂時應立即提竿(釣地水深大於2米,漂一有動作可即提竿;水深小於1米,稍慢一拍也無妨)。當然,不同的釣場魚吃食的速度、送、拖漂的快慢會有所區別,所以,在垂釣過程中,需認真琢磨,反復比較,逐步積累經驗,祝君在垂釣途中大獲全勝。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