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遭遇小魚封鎖,會連鉤都沈不到底。所以傳統釣魚打了窩是不忙著釣的,等10~20分鐘後,發現有魚星了或確認窩裏沒有小魚了才下鉤。

    “臺釣”是誘釣結合,誘中釣、釣中誘,釣餌松散也難免小魚鬧窩。對此,有人用搓大餌、硬餌來沖破封鎖線,確實起到了效果。但用於釣鯽魚不合適,因為鯽魚吃軟餌,攝食小顆粒,餌大了硬了,信號反應不足。如果不是一開始,而是釣了一段時間後出現小魚鬧窩,可以用砸窩來解決。

    辦法是將菜籽餅濕水,待吸足水分後加入1/5胖麥(水浸12小時)或未經浸泡的碎玉米、碎豆餅或碎米,再稍加一點面粉,如此重新攪拌後搓大團投於釣點。由於面粉的黏結,餌團重,輕投也成了砸,這樣幾坨餌下去小魚就逃散了。砸窩是利用聲音將半水的小魚驚散,但對底層魚的影響不大,只是在有可能落在魚身上時它才往旁閃一閃。

    除了將小魚驚散,砸窩還有兩層用意——誘魚和留魚。其中菜籽餅是誘,原汁原味、松散而沈底;胖麥和碎玉米等是留。如鯉魚、草魚總是先食碎屑,到吃得差不多了再吃顆粒,鯽魚則在外圍慢慢搜索,到鯉魚和草魚被釣上來或掠食一飽後走了,它才進窩。這樣大魚霸窩小魚就不敢靠近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