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的是:神仙難釣午時魚。就是說中午的魚最不好釣,但是你只要了解以下幾點就知道其實也不是很困難了。。

  在盛夏午時別人都很難的時候,卻獲豐收在此“泄密”。

  漁諺說:“神仙難釣午時魚。”因此又有了另一條漁諺:“夏秋釣早晚。”實際上,就是在天氣炎熱的夏、秋季,中午的魚照樣能釣上來,實踐就說明了這一點。問題是我們要搞清楚天氣炎熱時中午的鯽魚在哪個水層,鉤餌下的對不對地方。氣溫在32℃左右時,為了躲避炎熱,魚都跑到有蔭涼的樹下,草旁在沒有蔭涼的水體裏,魚就會到離底10~40厘米的水層中活動(水深1米的,魚離底10厘米左右;水深2米的,離底30厘米左右;水深3米或3米以上的,離底40厘米左右)。只要氣溫不超過35℃,氣壓又不太低時,在這個水層次中下鉤,一般都能釣上魚來。氣溫超過35℃,因天氣太熱,鯽魚就不願進食了。有些釣友不了解熱天鯽魚在什麽地方活動,一味地釣底,或者知道魚活動的地方,但不知用什麽辦法釣,發出了“神仙難釣午時魚”的感嘆,無可奈何地只好“釣早晚”了。

  垂釣午時鯽魚有個好辦法:半浮底鉤釣。就是在確定了底鉤釣的深度,固定好浮漂後,再將浮漂朝鉤的方向(即向下)捋10~15厘米,也就是說,水線的長度與水的深度少10~15厘米。在這種情況下,因浮漂的浮力作用,當鉤餌下沈到離水底不遠時,下沈的速度就明顯降低,緩緩下沈的鉤餌容易引進鯽魚的註意,沒有沈底的鯽魚也會隨著下沈,甚至在鉤餌緩緩下沈的過程中咬鉤,只要看到下沈的浮漂停頓了,就說明鯽魚在接鉤,我們就應馬上提竿得魚。如無魚接鉤,就不斷地提提鉤,引魚咬鉤。進行半浮底鉤釣,要註意一個問題:鉤、墜、餌合成的重力與漂的浮力,應基本相等,或者是重力稍大於浮力,保持整個浮漂沒入水中後不再繼續下沈。只有這樣效果才會更好。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