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釣是技術性很強的休閑活動,但關於它的一些技術問題還存在著條件性和多變性,我們在學習他人的垂釣技術,經驗時要學的是它的理論問題而不是全盤照抄。目前“臺釣”在釣魚界風靡一世,許多釣友在學習它的技術時就魚漂的調配很是迷惑。就此問題發表一下我個人的看法,願與釣友們共同探討。

  我們就6目的浮漂,按照臺釣“調6釣2”典型的方法來說明。把釣組裝上鉛墜,空鉤放入水中觀察浮漂和釣鉤的狀態。如果浮漂全部沒入水中,說明鉛墜的重力大於了浮漂的浮力,應該減去浮漂的重力既重量。如果浮漂漂體全部露出水面則說明鉛墜的重力小於浮漂的浮力,就應該增加浮漂的重力既增加鉛墜的重量。通過這樣的調整,我們使浮漂的6目全部露出水面。在這樣的狀態下,浮漂的浮力和鉛墜的重力是相等平衡的。

  這個步驟也就是所謂的“找0點”簡單的說就是在此狀態下浮漂露出的目數。“0”點的目數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和具體情況而確定,但是要了解的是0點的目數和浮漂的靈敏度是成正比的,目數多靈敏度高,目數少靈敏度就低。但是在確定“0”點的時候要考慮我們所選用浮漂的浮力的大小和用餌的大小和比重。

  “0點”確定後我們在單鉤上掛上我們習慣大小的釣餌,然後繼續觀察浮漂和魚鉤的狀態。比如掛上釣餌後浮漂下沈了2目此時由於原來的“0點”平衡力被釣餌的重力改變,釣餌的重力在浮漂上反映為2目。同樣再掛一個釣餌後,浮漂的反映為又下沈2目。在此狀態下浮漂露出2目下沈4目和掛上兩個釣餌的是重力和浮力相平衡。如果魚鉤上少了一個或者兩個釣餌的話,那麽浮漂就會分別反映出圖2和圖1的狀態。

  由於我們在使用臺釣是用兩枚魚鉤,那麽圖3也就是我們在垂釣時的狀態了!這就是臺釣調漂中的常見的“調6釣2”了。浮漂調整好後,在實際使用時我們掛上兩個釣餌後就要找測釣場的實際水深,當釣組投入水中,浮漂露出的目數大於2目,說明釣鉤已經到水底,然後把浮漂向下調,直至調整到圖3的狀態。在找水深時一定要仔細,認真找準確。找到並調整好後,我們就可以施釣了。

  有的釣友也許會問:調?釣?到底是什麽意思呢。簡單的說這裏的調?就是你找“0”點所露出的目數釣?就是你找底的目數。 我們在這裏向大家介紹的調漂方法是以“調6釣2”為例的,關於調漂還有“調4釣2”,調6釣2等。所以我們要理解臺釣調漂的原理,不要生搬硬套,要靈活運用。

  另外大家需要知道的是,由於水的深度,密度,水質等條件的不同,調好的浮漂會有一些差異最好是在你垂釣的水域進行魚漂的調配,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還有在進行調漂前把浮漂放在水中適當的泡泡,減少因浮漂吸入水分重量增加而影響浮漂的精確度。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