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垂釣中,常有釣友將鉛墜上方的太空豆拉開一段間隙,讓墜子在主線上可以自由滑動。可是,墜子兩邊的太空豆為什麽要打開、什麽時候打開、打開時魚漂的信號有什麽不同?有的釣友從靈敏度方面考慮,認為太空豆打開後靈敏度會變得略遲鈍。

  這個問題,我認為應從釣場和魚情方面考慮。

  當魚塘內基本上是生口魚、密度較大、信號較真、適合打浮,且吃食正常時,死墜要明顯地優於活墜。這種魚情下,要求魚漂能在第一時間內反應魚吃食的動作。而使用了死墜後,減小了子線二次下擺的時間(即墜子到位後,子線繼續下擺的時間),餌料到位快。

  同時墜子和漂處在一個結合相對緊密的狀態,墜動漂即動,魚漂和墜子的連動作用更大,因而顯得更加靈敏,信號傳遞更快。

  但在釣魚比賽釣猾魚糗魚時,特別是在冬季、魚吃食謹慎時,我就會將太空豆打開0.5到1厘米,甚至於10多厘米,讓墜子可以在主線上自由遊動。因為這時候受大氣變化,魚大多開口謹慎。特別是競技比賽中的“回鍋魚”,由於受到的驚嚇,即使你誘來了很多,這些魚往往吃食謹慎,經常會在旁邊遊動、嗅餌、撞線,導致漂相雜亂。

  此時反應到魚漂上的動作往往不是魚進口的動作。此時揚竿,往往會掛住魚並讓它跑掉,造成炸窩。使用活墜後,可以盡量的避免和減少這樣的情況:由於墜子處於活動狀態,在魚吃食的一瞬間,處於線動而墜不動的狀態。墜子不動魚吃食的阻力相應的也加大了,反應到魚漂上的動作會稍晚些。這樣的效果,給人的感覺是釣組比較遲鈍。魚涮餌、撞線,會過濾排除很多雜亂的小動作,信號更加真實,可以大大地提高準確率和成功率。

  釣魚是個集多學科為一體的運動,它包含了力學、化學等等方面知識,水平有限,以上只是我個人對使用活墜和死墜的一些理解,僅供大家討論。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