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刁子是民間釣烏魚的一種方法。取1.5~2米長的細竹竿,將略短於竿的釣線在這支竹竿上系兩次,第一次系在上部三分之一處,然後拉彎梢端,再在梢頭系一次,這樣就使梢部形成一個彎弓。用寬鉤門長把鉤掛上小活泥鰍,插在烏魚巡獵捕食的水域岸邊,讓誘餌懸於水面,掙紮出動靜來,烏魚便會屢屢上當。

  但是,此法空鉤率高。我意識到,問題在釣線短上。烏魚咬鉤,和大多數的兇猛魚一樣,是要先擒住,再在遊動中吞食之。刁子線短,又始終被竿提著,魚擒住餌後,遊動吞食時卻被竿線拉扯住,如果碰巧這時魚鉤不在魚嘴裏,或是魚鉤入口中太淺,就必然會奪走的是魚餌,留下的是空鉤。

  於是我在原來拴線的地方裝了兩個過線環(用鐵絲自做),中間另用一線連接使之成弓形。將釣線加長一倍多,系在下環的下方。鉤經兩個環穿出,垂於水面,將多余的線從下環下拉出,用小石或泥土壓住。這樣一來,既保留了刁子的原有長處,又克服了它的致命弱點,而且,在岸邊插刁子時,過去保持魚餌在水面的位置,要靠調整插竿的角度和深度,有時反復試幾次才行,改進後的刁子,插竿的角度和深度可以一次成型,只須伸縮釣線,就能使魚餌處在理想位置。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