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鯽浮漂的有以下20種漂相,希望能對廣大釣友提供一些垂釣的樂趣!以便大家能更好地掌握中魚時的漂相,從而獲得更多的魚!
1、浮漂輕點輕觸。多為鯽魚在試探,連點連觸則提竿。
2、浮漂微微上升一點,徐徐下沈一目半目。說明魚已吃穩,可提竿。
3、漂尾緩緩頂起,只送半目或最多一目,然後漂漂不動,是提竿時機。
4、浮漂偶爾慢慢下沈。不可忽視,動作越慢、鯽魚越大。
5、浮漂微微顫動後,略沈半目至一目,漂動即停止。這時提竿時機為浮漂剛剛下沈,其過程很短,垂釣者若不是精力高度集中,稍有遲緩,即可痛失良機。
6、浮漂一點一點,連續點動,動作很小。也是鯽魚已吃穩的跡象,即可提竿。
7、浮漂點動後,接著慢慢上送。動作越慢鯽魚越大,動作速度快,多半是小鯽魚。
8、浮漂輕輕斜向移位,或平移,或微沈,即提竿。
9、浮漂有力猛點時。只點一下動作大,不下沈也不上送,魚餌已吃到嘴裏,魚兒較大應及時提竿。
10、浮漂橫向移動,還有點向下的動作,即提竿。
11、浮漂橫移。不送漂也不黑漂,只作平行橫向移動,此時魚已咬鉤,可提竿。
12、未見浮漂下沈,但送漂時往往是大魚。說明魚已吞餌,提必獲魚。
13、浮漂微微顫動時,連續不停,魚已咬鉤。
14、浮漂突然快速下沈,或快速上送,多半是小鯽魚咬鉤。
15、浮漂橫臥水面不沈不動。這往往是大鯽魚半路咬鉤,及時提竿起魚。
16、浮漂在水面微微連續點顫、輕送或輕沈,是魚咬鉤,應及時提竿。
17、找窩及試點時,如果空鉤下送,浮漂不下沈或突然下沈。往往是魚咬空鉤,及時提竿。(情況較少)
18、送漂後浮漂迅速恢復原狀,漂為一目送平後又恢復原狀。出現這種現象多為蝦蟹腳撥動所致,起竿多為空鉤。
19、黑漂後迅速恢復原狀,漂相為一目斜向入水,然後恢復原狀。多為小雜魚咬鉤,不必提竿。
20、浮漂在水下忽閃一下。這是魚兒碰線所致。不必提竿 。
各種魚的漂相各種魚的漂像各種魚的漂相
1. 鯽魚:有力一鈍,是生口魚, 慢慢一滑,是滑口魚,漂頂起後停頓,餌正含在嘴裏,漂斜者不動,餌也正含在嘴裏。此時揚桿必中。
2. 鯉魚:黑漂,很多情況下是這樣的反映。送漂。浮漂不斷的跳動,此時容易被釣友們忽略其實鯉魚的嘴唇有靈巧的撿拾能力,口腔有極強的分辨能力,所以當鯉魚進窩後我們投下的釣餌一般多被它品償過,只是由於我們的線組問題或別的原因(如水太深、視線遠、風大或水流等)掩蓋了微弱的漂象,鯉魚的視力並不理會鉤有多大、線有多粗,只有進了口腔後才能感覺的到,粗大的線鉤異物感越強,吐出的時間越短,反之時間越長。
因此鯉魚在努力留住餌料吐出線鉤的同時,其嘴在張合,如果我們的線組足夠靈敏的話,其張合動作能清楚地反映在浮漂上,如果水淺漂近更加明顯。鯉魚越大其張合幅度也越大,速度也越慢。一般情況下鯉魚嘴有規律的張合次數不會超過4次,用時不超過6秒,在這期間漂的反映為有力的上浮下頓各約1.5公分,這就是最易被誤認為小魚鬧鉤、鮮為人知的鯉魚咬鉤漂象。垂釣者在實踐中發現鯉魚被誘進窩後,應當握竿在手且註意力高度集中,一旦發現漂象有規律的上浮下頓正進行時揚竿,十拿九穩中鉤的必定是鯉魚。
3. 草魚:送漂,浮漂緩慢上松,此時不要急於擡桿,切記釣草魚時要晚些擡桿因為草魚吃餌的時候一般會先吃的很淺,這和它本事長期吃草的習性有關,急於擡桿必跑。 移漂。魚漂既不上浮也不沒入水中,而是呈傾斜狀態,同時向有水草或某個方向移動,除大青蝦鬧漂之外,大草魚吃食時也會出現。黑漂或小頓一般表現為小草魚吃餌。
4. 鯰魚:這個有不用說了,黑漂,什麽時候桿被扯到水裏什麽時候提桿準中,呵呵,肉食性魚類一般吃餌都比較兇猛,記得帶上摘鉤器。
5. 鰱鱅:中上層水域活動的鰱鱅其進食方式是靠腮濾食浮遊生物和霧態的餌料,鰱和鱅共同的特征都是長了一張大嘴,尤其鱅魚更是明顯,所以在我們也把鱅魚稱為“胖頭”。那麽想釣到這種靠大嘴過濾餌料的魚類,出了餌料和釣法外漂象也是很關鍵的一條。不斷的連續顫動,是魚在涮餌連續的涮餌,有力的下頓,此時提桿一般十拿九穩,黑漂多數出現與小魚身上。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