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魚過程中斷線,被釣友稱為切線。常到各大釣魚網站瀏覽,滿眼都是“切線”事,幾乎無釣不切,且看網友的抓狂經歷—

  終於殺奔碧流河水庫了,誰曾想極度郁悶的過程拉開了序幕,打窩一小時後就開始連口,我用的是1.5主線配0.8子線,一共釣獲草魚乏條,最大的7斤,最小3斤,組魚兩條,3斤左右……什麽?咚獲不小了?你徉看看俺的損失啊,共切走主線兩根(林國夜光漂和釣魚郎各帶走一只,心疼流血啊),0.8子線損失20多副,唉,晦氣之旅,點兒背啊.....

  我就想問,釣水庫一定要用什麽1.5主、0.8子嗎?有相當二部分人說:1.5配0.8,是當今配比最好、最流行的線組了。要我說,在小坑小池裏釣娜魚倒是可以,可這是野坑水:庫哇!就不能用上粗點的線嗎?非要把野釣當成競技嗎?

  我也喜歡競技釣,但絕不會拿碧流河水庫當鉚魚池。“競技釣”本身沒有錯,它對提升大陸釣魚群體的整體釣技水平居功至偉。問題出在哪兒?出在我們由“競技釣”而形成了“思維定式”。把“競技釣”(具體說,是“競技釣卿”)的用線法則,放大到釣鯉魚、草魚,甚至無限延展到野釣、水庫釣去了。這就是釣友們切線的癥結所在。

  有位切線切到發帖喊“救命”的釣友,請教各位大蝦:“有什麽辦法能改進拴線方法,讓子線和主線上面沒有死結?”有熱心人說:看徐銀舟打主線上的結,非常註意,一定要後一個結壓在前面的結上,多繞一道會有改善。又有人說:將魚線並一根棉線一起打結,會好很多,聽說可以將強度提高25%!還有人說:見過一個廣告,是一種線結保護裝置,相當於在竿梢和線結處加了一個襯墊。當然更多的人還是說:.豐線完全不打結?、根本不可能!切主線是因為主線與子線號數間隔太小。2.0主,最好別用1.乓子,用1.2以下的,否則很容易切主線。斷的位置一般在8字環處和豬蹄扣打結處,這很正常,不是拴線方法問題。

  魚線拉力值等於結節強度,那麽不打結,自然就等於是將同一根魚線的強度提高了。這些年來,我的魚線上就從不打結,子線主線都不打結,一根魚線從頭至尾一個疙瘩都不系!具體方法:將竿梢蛇口繩(即纓子)窩過來,用細魚線纏在竿梢上,纓子留個套,纏魚線處用502膠加固(建議新竿買回來後,一定把纓子如此加固一下,因為大魚拔走纓子的事實在屢見不鮮)。主線拴上一個刁畦鉤,不是帶轉環的那種,而是單純就一個掛鉤。漁具店有售,如買不到,可買帶轉環的那種,把轉環摘下,只用掛鉤就是。將掛鉤掛到竿梢蛇口繩的套上,大線就連到釣竿上了。

  往魚線上拴掛鉤的方法與拴8字環的方法相同。這樣一來,拴掛魚鉤是抽緊式,拴8字環是抽緊式,子線往8字環上拴還是抽緊式,整根魚線從頭到尾就不打一個疙瘩了。這就是切線概率大大降低的一大訣竅。

  當然,我很少切線也並非只倚重於這一個絕活,防切線是個“系統工程”,細節決定成敗,這裏那裏多個細節累加起來,防切概率才能上去。經驗證明,盡最保證不拔河,是不切線的重要一環。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