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友,特別是有一定經驗的釣友,在開餌時大多數的都在腦海中按照《配方=基礎餌+主攻餌+狀態餌+添加劑》的思路進行調配的。
基礎餌:就是魚類喜歡食用的麩類和谷物類餌料,它占總體的40%-60%,基礎餌一般情況下,比重較大,霧化效果處於平面,有時還需要輕類品種來調整。這一點要靈活掌握。
主攻餌:主要是在基礎餌的條件下,增加一些動物蛋白或者植物蛋白類來調解餌中不足之處,刺激起魚的食欲感,魚愛吃什麼就加入什麼,用來適應魚的口味,主要用來調整誘魚的適口性。種類繁多的單品餌料,就是體現主攻餌的攻擊性。它占總體的30%左右。
狀態餌:用來調整麩類,雪花類,五谷類,糠皮類等餌中狀態不足。它占總體的10%左右。狀態餌在不同的魚情,水情,溫度、地域等多變的情況下用做調整餌料狀態,去盡可能的適應魚的需要。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是需要餌料的霧化還是膨脹?霧化、膨脹的時間多少?餌料入水下降速度怎樣?餌料到底什麼情況?餌料脫落和附鉤性等。也就是看魚需要什麼,我們就及機應變的跟進什麼。
添加劑:是在餌中起到快速誘魚的作用。添加劑的氣味進入水中,穿透力極強,傳播速度非常快,招魚進窩就要看添加劑的使用!添加多少,是根據當時當地的情況而定。一般要按說明用 ,用一定量的添加劑兌水開餌或加入釣餌中。把握好時機,來調整餌料不足之處。
在特殊情況下,基礎餌、主攻餌、狀態餌的界線是模糊概念。在不同的情況下,他們的內涵在變化。
釣魚也是個系統工程,釣的好不好,餌料只是其中一個子系統。如線組配置、浮標選用及調整、天氣溫度、各種對象魚的生活習性、自己的經驗、各種基本功等等在一定條件下都可能對垂釣結果產生決定性影響。
這就是我對配方公式的理解,願意為大家服務 !!
釣餌=基礎餌料+主攻餌+狀態餌+添加劑
一、基礎餌料組成:餵養顆粒粉、麩香餌、代表性的餌料。(原塘顆粒、當地魚長期使用的農作物釣魚,飼養者長期餵養的飼料,還有廠家生產的各種餌料等都是基礎餌。)
二、主攻餌組成:廠家生產的專向(鯽魚、鯉魚、草魚等)魚餌,單品專攻餌,單品有特性的餌料。
三、狀態餌組成:餌料比列較輕,霧化好,穩定性較強的蛋白餌單品,如雪花粉、尺上、大白鯽、魚寶、東峻等單品特效餌。
四、添加劑組成:具有氣味、誘魚力強、有代表性的添加劑和小藥等餌料,添加劑要具有特性,能調整化解餌料中的異常味道,改變餌料對魚的適口性才可以作為添加。
全部釣餌都是有這四大部分組成,我們知道這個公式,就可以根據當地的水域、天氣、魚情、季節來針對魚種隨心配餌。
釣餌分型公式
腥香型+香腥餌+香型+腥型+淡型
一、腥香型:動物蛋白為主—植物蛋白為輔—調整狀態—找對象魚的適口性。(用於3月到4月、11月)
二、香腥型:植物蛋白為主—動物蛋白為輔—調整狀態—找對象魚的適口性。(用於5月10月)
三、香型:植物蛋白為主—純谷物為輔—調整狀態—找對象魚的適口性。
四、腥型:動物蛋白為主—純谷物為輔—調整狀態—找對象魚的適口性。
五、淡型:淡味顆粒粉、純谷物為主—麩類、薯類為輔—調整狀態—找對象魚的適口性。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