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水調漂

  1、臺釣釣組,臺釣釣組的精華之處,在於其能非常靈敏的反應魚吃食的信號。其釣組的搭配比較精細————-小竿,細線,小漂(長流線型浮漂,細尾),輕墜,小鉤,長腦線(拴魚鉤的線)。至於怎麽組裝,這裏都有詳細的圖文,一看就明白,就不多費唇舌了。

  一切就續後,就是試漂,調漂。一般的文字資料,都介紹以調四目釣兩目,為臺釣入門的基礎。我也用其做為調漂的基本參數。所謂目,就是浮漂上的彩色的小格,一格為一目,調四目,就是要讓浮漂露出水面四個小格。而所謂的釣兩目,就是看水面露出兩個小格,看其上浮或者下沈和橫移而來判斷魚咬鉤情況。

  這個時候,學釣的人也許就會糊塗了,怎麽調著是四目,而釣著卻說兩目?差兩個呢,別著急,這個就涉及到了臺釣和咱們民間所流傳的釣於方式的關鍵。我們民間這種釣魚方式一般釣魚人都稱做傳統釣,傳統釣釣組的墜子是躺在地面上,墜子的重力大於浮漂的浮力,一般是漂調幾目就釣幾目。而臺釣的墜子是懸浮在水中的。它的重力小於漂的浮力,這個是他們之間的本質區別。

  才說的調四目,就是調漂時將浮漂調的在水面上露四目。釣二目,是指在垂釣時視標在水面上露出的兩目,而少的兩目是魚餌的重量,因為上面已經說過,臺釣的釣組在空鉤情況下是懸浮水中的。所以當雙鉤掛餌下水後(餌的大小適當情況下,約黃豆粒大),浮漂會自然下沈兩目,水面還會剩余兩目,而剩余的這兩目,就是所謂“釣兩目”,開始露在水面的四目就是所謂的調“四目”。到這裏該明白“調四目釣兩目”這個專業說法的由來吧?

  這個四目如何調呢?

  1)。首先,我們將鉛皮纏到鉛皮座上,然後揚竿入水找深淺,也就是所謂的找底。如果入水後,看不到浮漂,就將漂向上移動,直到漂尾與水面一平,

  2)。接著就提竿,將浮漂象下移動(浮漂座上下各有兩個太空豆)但是暫時不要移動最上面的那個太空豆,那是標視水深淺的,起定位的作用。一會修整鉛皮的時候用的著。

  3)。如果釣組入水後,漂躺在水面上,就向下移動浮漂。直到找到上面說的深淺。

  4)。將竿提出,把浮漂向下移動到方才留著沒移動的太空豆與最下面的鉤之間距離的一半地方,也就是小於實際水深的方。或者幹脆把漂移動到墜子附近,用剪刀修剪鉛皮。註意:一定要小心的,少少的剪,直到浮漂在水中露出四目,這個時候也就完成了調四目的工作了,如果熟悉了這個修剪鉛皮的過程,同樣方法你也可以調5、6、7、8、9、10目。也可以調1、2、3、目,全看你想怎麽調,需要多少了。其關鍵是修剪鉛皮的重量!有人也許問,怎麽調一目啊?鉛皮都很輕了。輕那你不會換一塊大的鉛皮重新修剪?笨的你。:)

  5)。接下來,就是臺釣調漂關鍵的地方了,找底。這個時候你需要在準備一小塊鉛皮,用它把最下面的那個小鉤給包上,註意!一定要是最下面的那個小鉤!然後揚竿入水,如果看不到漂,就向上移動浮漂,直到露出開始調的四目。然後就提竿,把小鉤上的鉛皮拿下來,在將釣組入水,看看浮漂露出幾目,如果是四目,就再往上輕微的移動浮漂至水面露出浮漂五目。為什麽要露五目呢?因為才用鉛皮找的底,不過是粗略的知道鉤在水中的大體位置。拿下鉛皮後,由於浮漂的浮力大於下面釣組重力,所以會上浮,而這個上浮距離是我們所未知的。如果上浮大的話,雙鉤掛一般大小的耳會出現雙餌都離地的現象。而不是單餌觸地的最佳狀態。將浮漂調到露五目的時候,說明水下單鉤真的找到了底!!因為單鉤著地後,由於腦線的支撐作用打破了原來懸浮狀態的四目所保持的力的平衡。再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小心仔細的一點點一點點的將浮漂向下移動。直到水面上剛剛、剛剛好露出四目為最佳。註:一定是由五目一點點向下移動到四目!!!

  6)。至此。就剩下最後一項工作了,就是再將浮漂向下移動兩目的長短。到此,整個調漂過程才算完成。

  有朋友要問,已經調到四目了,為什麽還要向下移動兩目?呵呵,其實很簡單。因為我們是調四目,釣兩目。上面說的很明白。四目是空鉤無餌時的狀態,而釣兩目是雙鉤掛耳的垂釣狀態,這兩個餌團的重量正好是能讓浮漂下沈兩目,從而達到釣兩目的最佳靈敏狀態。而我們調漂剛露四目的時候,釣組在水中的狀態正好是最下面的那個單鉤輕輕的擦著地皮兒,那是似觸未觸的狀態。如果掛餌後,不是最佳狀態。我們將浮漂在向下移動兩目深淺,也就等於把兩個餌團的重量留了出來,如果此時在掛餌垂釣,那一定是浮漂調好的四目基礎上下沈兩目,水面留兩目。也就是要釣的兩目。這個時候水下釣組的狀態是下鉤餌團剛剛觸地,真正達到了整個釣組的最佳狀態。

  2、如果要讓釣組的反應變的遲鈍點,那就向上移動浮漂,從而達到一鉤橫臥水下,一鉤懸浮,或者一鉤橫臥水下,一鉤輕微觸地,亦或者雙鉤都橫臥水下和鉛墜以下的釣組都臥在水下的相對最遲鈍狀態。如果要靈敏,一切要反過來。既讓雙鉤掛餌後都處在懸浮狀態。

  3、選好釣位後調漂註意問題:

  1。先不減鉛皮,扔到釣點去,此時漂完全入水

  2。多扔幾個點,可以試試水底平不平等(忘了在哪個貼子上看到的了)(這個非常重要呀!決定你在此釣位一天的收獲)

  3。移漂讓苗子尖與水面平齊或是露出一目

  4。下移漂,縮短水線,下移一個漂身即可(一個漂身一般來說肯定會大於子線的長度了)

  5。減鉛皮,一直到漂露出水面4目(調4)

  6。雙鉤掛餌,扔回釣點,看看現在是幾目的了,如何是2的話,說明2個餌的重量是2目。

  7。雙鉤掛餌,扔回釣點,再移漂,讓漂是2目即可垂釣了(釣2)

  註意:第6步是為了知道雙餌在底的狀態,個人覺得這步可以省略,不用管它

  我一般這樣調釣:在下鉤掛大鉛皮找底,然後把鉛皮固定在鉛皮座上,下移浮標10CM左右即可,修剪鉛皮到所需調目,下鉤掛手食找底(撮一球向上拉一點浮標,至調目,再單掛上鉤同等大手食,看示目差找鉤差,最後掛雙鉺定釣目,後憑魚口找靈鈍[em01]

4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