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用古老的“魚車”在江河湖泊垂釣的除廣西外,“天府之國”四川的岷江、沱江、嘉陵江流域的釣者也使用“魚車”,並把這種帶輪子的獨竹釣魚竿稱之為“車鞭釣”、“車竿釣”或“車盤竿釣”。

  四川人用的“車鞭釣”和廣西人喜用的“魚車”略有不同。廣西人在江河釣魚,從桂林的漓江、柳州的柳江到南寧的邕江,用的都是根部只有大拇指粗、竿梢細如鼠尾、長2米左右的獨竹製成,其特點是以纖細見長。而四川的“車鞭釣”則分長、中、短三種,竿體是用四川產的一種筒粗、皮厚、節密的“羅漢竹”製成,長竿長2米,中長竿長1米,短竿長只有40厘米。繞線輪有木製的或金屬片製作的叉齒形繞線輪,一般能貯直徑0.4毫米、長50一100米的透明單絲尼龍魚線。所用的墜比廣西人常用的墜重量大得多,從20一100克不等,這主要根據所釣水域水的流速大小確定用多重的墜。四川人用魚車在江河湖泊裏釣魚,基木釣法有三種,即:船釣、筏釣、灘釣。

  (1)船釣

  所謂“船釣”,就是釣者坐在小木船上,劃到江河湖泊的中間,用最短的“車鞭”垂釣。這和唐宋以來古代繪畫中持“魚車”在河塘泛舟垂釣相仿。船釣在四川綿陽、重慶一帶水網地區更為多見,當地釣者多用長40厘米(最長不超過1米)的短而粗的車鞭竿垂釣。因為船筏釣魚根木不用拋甩,釣者只需坐在船尾或橡皮筏子上,船筏頭向水流的上遊方向,逆水而行;釣者坐在船筏尾部,可以很輕松地把鉤餌投出離船兒米的水裏即成。

  (2)筏釣

  所謂“筏釣”,又別具特色。釣者不是坐在橡皮筏子上垂釣,而是站在江河岸邊停放的竹木排上(從山上砍伐的木材、竹料即粗茅竹兒十根紮成一捆,從丘陵山區的河道順流而放到某一條大河的集散地。待運出去)。這種竹木排在集散地停放,排成兒裏路一大片,這些木排、竹排下面,正是個體很大的江河大魚覓食藏身之所,也是垂釣的佳地。

  (3)灘釣

  所謂“灘釣”,指四川嘉陵江流域的釣者進行的“急流灘釣”。釣者站在急流灘頭的岸邊,用“車鞭竿”以蛆媽!或小活蝦為餌,把鉤餌投人河流的急水中,讓水流將鉤餌沖到下遊的急緩流分界處,停止放線,將鉤餌在水中一沈一浮反復提動,愛在急流中沖浪覓食的江河名魚赤眼蹲常在這類水域活動,聞到餌的腥味便會

  來搶食,及時提竿便可將它釣上來。

  重慶釣者“餵大窩子,先餵後釣”。重慶市郊區的釣者,在江河水流緩慢的溪流河漢等靜水區,用“餵大窩子釣法”也很別致而有趣。釣者在居住的城鎮附近,選一處靜水緩流的河段為釣點,“先餵後釣”。所謂先餵,就是用谷糠、煮熟的紅薯丁加些炒香的麥粒作誘餌,在距岸邊5、10、20米等遠近不同的兒處釣點投放窩子食,一連投餵一二十天不釣。待附近水域個體較大的鯉魚、赤眼鱒嘗到甜頭,養成了每天按時來覓食的習慣,然後開釣。這樣能連續兒天大豐收。魚餌與所投餵的誘餌基木相同。用煮熟的紅薯丁或麥粒為魚餌,在窩子裏釣,上鉤率很高。這種釣法,叫做“若欲取之,必先與之”的戰術,可謂別具巧思。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