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0月,江西省釣魚協會受中國釣魚協會委托,在南昌象湖水產場舉辦“江西省全國釣魚邀請賽”,廣西隊一位釣手用一種獨特的“魚車”釣獲總重量為21.45千克,奪得了這次邀請賽安慰賽組釣魚總重量的冠軍。這位釣者很自豪地說:“廣西人祖祖輩輩用這種魚車釣魚,釣魚竿和魚車(即繞線輪)都是自己製作的,看起來似乎很落後,用起來卻很先進。因為有魚車可以收線放線,魚線雖然很細,但從不斷線跑魚。”其他參賽的廣西選手用的也都是這種古老的“魚車”。
筆者曾多次到廣西旅遊,在柳州、桂林、南寧和百色地區,見到不少釣者在清澈的江水裏垂釣,用的都是這種古老的“獨竹魚車”(如下圖)。這種釣魚竿是用一根纖細的獨竹製作的,竿的長度不過2米,竿身的底柄部安一個叉齒型繞線輪,它和明代版畫《釣車圖》畫面上一位老翁手持的“釣車”極為相似。這種“獨竹魚車”雖然長不過2米,但是通過“魚車”(叉齒繞線輪)可以把魚線甩出二三十米。甩魚線的方法也和甩一般海竿不同。我們常見的伸縮內藏式玻璃鋼海竿或接插式叉齒繞線輪玻璃鋼海竿,不論是硬梢子或中硬梢子,竿梢子都比較硬,用的鉛陀也比較重(通常使用的鉛陀都在 30克以上,常用的都是通芯活陀,重量30一100克不等),甩竿時要借助釣者的臂力和鉛陀的重量,把鉤餌從頭頂上端拋甩出去,離岸邊的距離一般為30-100米。而“魚車”的竿身纖細,用的鉛陀也很小,通常不用通心活陀,而是用手竿上使用的小鉛墜,拋投鉤餌時根木不用甩,而是“彈”,即釣者一手執竿,一手捏墜,把竿輕輕拉成弓形,捏墜的手腕一抖松線,鉤餌就從“魚車”的輪子上滑出去了,非常靈巧。線上拴有魚漂,鉤餌拋在距岸邊30米左右的水裏(這個距離正是各種魚兒到岸邊覓食的範圍,上鉤率很高),魚兒吞鉤餌牽動魚線,魚漂立刻作出反應,提竿就可得魚。這種“手竿帶輪,海竿掛漂”的別致釣法,對北方人來說,認為是很不規範的釣法,但它卻是我國祖傳至今非常古老的傳統釣法,很有實用價值。
筆者在廣西各地看到許多有趣的“魚車”釣法,別有風趣。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