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諺:春釣淺,秋釣深。

  在這句廣泛流傳的漁諺召喚下。廣大釣魚愛好者,特別是還沒有實踐經驗的初學釣魚人,從立秋開始,便由淺釣改為深釣。

  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和錯覺。

  事實證明,秋天的氣溫、水溫仍然不低,並有秋老虎的稱謂。

  所謂秋老虎,顧名思義,不言而喻,即酷暑、炎熱、高溫。秋高氣爽,只是顯露在早、晚的涼意。

  山東半島,從立秋至立冬,整個秋天的氣溫在26~8℃,水溫也很適宜魚兒在淺水裏生存,魚遊向較深的水位也是暫時的、短促的:即仲、晚秋的早、晚水較涼時,魚會待在深水處,其余時間它們還是在淺水區活動。

  魚兒所以戀戀不舍淺水,是因為淺水近岸溫度較高,氧氣充足,水草豐富,藻類、浮遊生物、小蝦、蚯蚓活躍;秋收,自然落地的高粱、谷子、黍子、大豆、豇豆、綠豆、豌豆等雜糧子粒及菜葉、草種子,甚至地瓜小根莖,都很容易被秋雨沖流進近岸淺水域,變成魚兒的佳餌美餐。

  所以,淺灘近岸,是鯽魚、鯉魚、鰱魚、草魚、鮎魚、鰍魚等休息、聚集、嬉戲、覓食的最好場所,只要 6℃以上,各種淡水魚,不會輕易離開淺水區域。

  我認為,秋天以釣淺為主,釣深為輔,釣淺釣深相結合,靈活機動,抓住金秋有利時機,大顯身手,魚獲豐收。

  一、季節:秋季(8月7日至11月6日)

  分初秋(8月7日至9月6日);

  仲秋(9月7日至10月6日),

  晚秋(10月7日至11月6日)。

  1.初秋。初秋尚未出“三伏”,除早、晚之外,仍是酷暑的延續,悶熱天氣,氣溫居高不下,魚兒潛入深水或樹陰下避暑,無心遊弋、覓食。小陰雨天,全天可垂釣,

  2. 仲秋。秋老虎天氣已消失。仲秋氣爽,氣溫宜人,水溫20℃左右,不冷不熱,全天可釣。

  3. 晚秋。北方寒流時常侵入,氣溫越來越冷,同時,秋雨也時常來臨。一場秋雨一陣寒,寒風、秋雨使氣溫、水溫下降,魚兒敏感地紛紛遊到深水域避寒。但是,陽光明媚的天氣,水溫8℃鯽魚仍遊弋覓食;10℃以上的水溫,其他魚類也遊動、覓食,可望釣獲。同時,晚秋多秋風,岸上的種子、昆蟲,樹上的水果,被風吹落近岸水域,成為魚兒的美食。多數庫、塘、河流的岸邊是淺水域,太陽照射下,水溫漸暖,魚兒趨溫紛紛從深水遊向水溫適中的岸邊淺水域覓食,儲備越冬所需能量。7~17時左右在淺水釣獲量可觀。

  二、釣位:秋季要釣近、釣草,也要兼顧釣陰涼。

  1. 初秋。晨釣陽岸淺水,陽光下水溫升高,魚兒會在淺水處尋食;11時換位釣深水;午釣陰岸。

  2.仲秋。同樣釣淺,11時後釣深水陰岸。

  3.晚秋。淺水面結冰後,7~10時釣未上凍的深水。午時,在陽光下,淺水薄冰融化,魚兒隨水溫升高,趨暖遊到淺水域覓食,午釣淺。16時後,水溫下降,岸邊淺水域水溫比深水水溫降得快,水涼,魚兒趨溫遊人深水域棲息、覓食。據此,追溫下鉤釣深水。

  三、秋季不宜垂釣天氣:

  1.早秋悶熱天。

  2.晚秋雨涼,連續幾天下雨後,水溫低。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