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餌就是裝在魚鉤上的餌料。可分為葷餌、素餌、模擬餌、蘸餌。配製釣餌甚至比配製誘餌還重要。因為釣魚最終是讓魚中鉤,魚只有咬餌才能中鉤,餌料必須對魚的口味,由於魚的食性不同,食性又會因各種因素的影響發生變化,所以釣餌針對性很強。成品餌的出現豐富了釣餌的來源,但不少人還是習慣自己配製釣餌,以適應當地魚的食性。

  配製釣餌應註意以下問題:

  1.顏色

  魚的視力弱,為了盡快讓魚發現釣餌,必須首先考慮釣餌的顏色。我們知道,成品餌也是很註重顏色的,都是鮮亮的白色、粉紅色、金黃色,沒有灰暗的顏色。我們配製釣餌也應突出這幾種顏色,如有的釣友用白面粉加維生素,使餌料成為金黃色,此法是可取的。總之,釣餌的顏色應比誘餌的顏色更加鮮明。

  2.體積的大小

  也就是餌團的大小。有人用極小的餌料掛在鉤尖上,據說釣魚效果也不錯,但大多數釣者還是用較大的餌團。面團餌要包住鉤柄,蚯蚓餌也要穿滿整個魚鉤。餌團的大小應與浮漂的浮力相匹配。因為浮漂都是事先調試好的,餌團過小過大,都會影響浮漂的信號。另外,還應考慮魚種,不同的魚,嘴的大小也不相同,嘴的大小也不相同,若釣鯽魚,餌團則應小;釣大型魚,餌團應大。

  3.軟硬度

  餌團過軟過硬都不行。過軟了,經不起水泡浪擊;過硬了,鉤尖不容易掛魚嘴。軟硬度應近似魚的耳垂那樣。

  軟硬度還應考慮水的深淺、風浪情況。有風浪時宜硬一些,無風浪時可以軟一些。水淺水面小宜軟,水深宜硬一些。魚密度高,可軟一些,魚密度小,餌團在水中浸泡的時間長,宜硬一些。

  4.氣味

  氣味的重要性前文已經作了介紹,用面團類釣餌應註意氣味,即使用蚯蚓做釣餌,也可將掛了鉤的蚯蚓蘸上粉末狀物質或有氣味的液體,使之有氣味。釣餌的氣味應與誘餌的氣味一致。

  5.動態

  若是用動物類的釣餌,不應把小動物拍死使用,要用活的不用死。讓蚯蚓、泥鰍、螞蚱等小動物在水中能夠蠕動,使之產生較大的吸引力,易被魚發現。魚也有吃活不吃死的習性,尤其是鯽魚更是如此。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