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鯉魚技巧之一鯉魚沒有專用道路:

  歷來釣鯉魚的方法只有一種,那就是守株待免式。放上魚餌。投入水中。把二、三根魚竿插在岸邊後,只好等待魚兒上鉤。偶然有一尾大魚上鉤,還要向同伴保密,連使用的魚餌也秘不示人。更有甚者還一本正經地向同伴說:“鯉魚這東西,每隔二、三個鐘頭就遊回它們的通道上來尋求食物,只要把鉤甩到它們的道上等待,就會釣到它。”那麼,鯉魚到底有沒有它們自己的道路呢?

  人們在大城市走路時,都沿著“護攔”走人行道,因為如果走車道。那是非常危險的。假使鯉魚真有自己的尋求食物的“道路”。那麼也沒有什麼。護攔”之類。只要魚在水中。就會像鳥兒一樣自由遊弋。它只要將強有力的尾鰭一擺,就會遊到自己想去的地方。見到食物就吃。而且還發出聲音,似乎在稱贊食物的可口。對這種聲音(捕食物的聲音),人類如果不設特殊的裝置。是不可能聽到的。但鯉魚的同夥卻非常容易聽到。於是,它們便絡繹不絕地集聚起來。

  釣鯉魚技巧之二聲音引誘法:

  根據魚的這種生態習慣,有人通過科學實驗證明:魚對高音容易驚恐,對低音感興趣。但由於魚的種類不同。對感興趣的聲音頻率數值的感受也不相同。

  那麼。甩竿時如何使聲音易於讓魚上鉤呢?

  如果甩竿時其音過大。則魚兒會倉皇逃走,而不會去吞你的魚餌。所以首先要研究怎樣不使魚兒驚走的甩竿方法。如果竿太硬,則不論如何小心,魚鉤著水的聲音也會過大,因此要用一種既結實,又有彈力的竿。用這種魚竿,不時交替地拋到水中,魚群聽到這種聲音很容易集聚過來,有時會連續上鉤。這種釣法稱作“引誘法”。

  釣鯉魚技巧之三找到公共住宅:

  鯉魚雖然沒有尋覓食物的道路,但有可以叫做“住宅區”的地方。不過,不是小家庭,而是群居在“公共住宅區”。這裏具備適合鯉魚生活和生態習性的條件。當它們在尋覓食物的回家途中,找到另外好的棲身場所。就不客氣地加入別人的行列。老住戶也不把它們當外人。

  把魚餌投到它們的“公共住宅區”,這是釣鯉魚的關鍵。

  鯉魚的公共住宅,是由各種東西構成的。有水底的坑窪處,河堤底的洞穴,還有其他地方。這些都是流水的作用和地底陷落等自然形成的區域。也有人工製造的,像橋墩、堤岸下邊的石頭、沈下的木頭和掛在沈下的漂浮物上的垃圾等。鯉魚在一般情況下。一天之內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深水和水底下面的隱蔽處生活。如果這種隱蔽處地方很大,就成為它們的公共住宅,許多鯉魚會聚集到這裏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