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掄投法:就是側拋,這是在釣位上空有樹枝等障外物,而四周空間又大的時候,是把身體與目標向側轉成90度‘將魚竿竿尖指向目標成180度的後方,投竿時向目標左側(或右側)轉,即是將魚竿平拋出一個180度半圓形,這種拋法是可投到較遠的目標。但它是拋竿法中最難操作的一種,主要因為很容易出現偏差。要投到目標是要取決於一放線的時間,放線過早投不到遠的位置,放線過晚則易投不到目標,即不易掌握左右偏差的修正,又不易掌握前後距離準確。

  ② 彈投法:就是彈竿放線,這是一種與手竿長竿長線送線方法相同的投竿彈線法。具體操作方法是一手持竿,一手拿著墜鉛和上好餌的鉤,將魚線拉緊把魚竿垃成最大的彎度,形成最大的彈射力量,再與擡竿放線時的力量形成合力,松開手握的墜鉛和釣餌,將它們彈射出去。這種投竿方法動作小、出竿快,是近岸釣的一種投竿法。由於投竿時不需要大空間,所以是辟開障礙物常用的,這種投法一般不易產生左右位置偏差易投準,但不可投遠。

  ③ 劈投法:先將竿尖朝後,於頭頂中央,雙腳平站與肩同寬,也可站前後步。投竿時和身都向著目標,像砍劈姿勢將魚竿輕松地提起,從後面再過頭頂向正前方拋出,由後到前像畫出一個180度的半圓形。在魚竿距離水面45度,再把卷線器的手指松開放線,等魚餌落到底就把魚線緊。劈投法憂點是比較簡單,易掌握。由於投前己對準目標,投竿時直上直落故不易產生偏差。這都有缺點是在投竿時上空不可有障外物和不可除意改變投向目標的方向。如果放線的時間配合不好,也會造成更大的偏差。

  ④ 撩投法:這種是在釣位上空有樹等障外物時采用的。與劈投法正好相反,劈投法是由上至下揮動魚竿,而撩投法則由下而上撩動魚竿,是一種低位的投竿方法。鈞手采用側站位將魚竿斜持於腰部,竿尖朝岸邊盡量低垂接近地面,投竿時自後下方向前方撩出,然後在適當時候放開手指的線。所胃適當時候,就是要根據魚竿的長短,墜鉛、餌的重量和要投的目標遠近,以當時的風方和風來定。以上各因素都有影響,所以先做試投練習以達到效果。用這投法對生手釣者可能多出現見高不見遠的問題,如熟習後再加力可投遠。這種投法不適用於長竿(十尺以上)。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