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冰全過程
水會在短時間裏氣溫低於0度時,水面便開始結冰淩,但水面下的水很少受影響,由於冷熱循環,水下較高溫的水循環上來,溫度升高時很快就融化了。當最低氣溫在零下六度以下,持續時間在48小時以上,北風呼嘯時,水面的熱量北風帶走,水的冷熱循環又會不斷的把水下的熱量帶到表面,繼續被北風吹走,水裏的熱量繼續被置換出來,水的溫度整體下降,風把結成的冰淩吹響下風處,逐漸堆積呈堆,大量堆積的冰淩在低溫下溫度繼續下降結成冰。在大風天結成的冰,大面積水域下風處的冰要比上風處的冰厚50毫米左右。如果是在沒刮大風的天氣結的冰,冰的厚度基本一樣,需要很長的時間。冰的厚度達到60毫米以上,才能在冰上走人。
冰為什麽會裂開大口子?
水結冰以後,從液體變為固體,體積膨脹,它向上下膨脹時不會受到影響,它向周圍膨脹時由於受到岸邊的控製,會受到很大阻力,只能向岸邊稍微擴張,但膨脹力沒有減低,向下又受到水的浮力,整個冰面只能向上呈現拱形,在這一過程當中,局部的冰面由於經受不住彎曲,就會裂開口子。這種現象在冰由薄變厚的過程當中最明顯,也就是說冰裂大口子是冰變厚變結實的具體表現。伴隨著裂大口子還會有巨大的聲響出現,請不要害怕。
上冰前需要註意的問題
當冰厚度達到60毫米以上時,就可以上冰了,在上冰之前一定要試一下冰的結實程度,以防止將冰踩榻落水。實驗的方法是一只腳站在河岸上,另一只腳用腳後跟用最大力量猛揣冰面,如果沒有裂口就可以上冰了,如果有裂口就千萬不要上去了。最好試驗水面的北邊,因為北邊在刮大風時是最後結冰的,冰的厚度最薄,如果這裏都能上人,其它地方就更沒有問題了。如果害怕不保險,可註意城市附近魚坑是否砸了透氣孔,,因為城市附近的氣溫高於野外,結冰時間較晚且薄,如果城市附近有砸了透氣孔的魚坑,附近一般水域就都可以上人了,當然體重超過150斤的人還要慎重考慮一下。
裂口子的冰還能不能上冰
在冰層逐步加厚的過程中,由於體積擴張,冰層會向上拱起,自己就破裂出大口子,並伴隨著巨響。在這個時間階段,冰層裂大口子時,是可以上人的。裂小口子的冰是危險的,剛開始上冰時,有的不厚的冰,人走在上面,每走一步都會感到腳下的冰有細小的破裂聲,仔細觀察會看見冰層有細小的裂紋。這種冰是比較容易破裂的。有的冰面雖然凍得很結實,但是由於冰面上人員過多,人的重量已經接近或已經超過冰面的浮力,從冰面的裂口處或冰眼裏向上冒水,這說明冰面在大面積向下塌陷,如果在一處發生破裂,就會大面積塌陷,冰面上的人就會群體落水。這是最危險的時刻。
冰釣何時會上魚
從結冰以後到第一場雪以前,是最好的冰釣時間,第一個星期是黃金時間,釣的最好。下雪以後就差多了,數九以後就更不行了,春節以後大地陽氣回轉,魚就逐步好釣一些了,但考慮到冰層開始由橫茬冰變成立茬冰,強度大大降低,很容易踩榻而落水,在北京平原地區,過了正月十五就不要去上冰了,即使去了也要在南岸冰厚的地方釣,中午就回家。
魚桿的長度
冰釣魚桿的長度一般在二米以內,如果在水比較深的水域可用長一些的釣魚桿,如果在帳篷裏釣魚就用短一些的,長魚稈可以方便溜魚,短魚稈可以減少撈冰時的走動,減少不安全因素。冰釣魚稈可用兩米以內的小海桿,但要在頂端磁眼處加一節十米毫寬的氣門芯,套在魚稈上用以固定魚線,以防止風吹動線而帶動魚漂,造成假信號。
冰釣魚桿也可用樹枝,竹竿,等有彈性的自然材料製作。只要對它們稍加修理,加上過線眼和繞線輪就可以用了
冰釣使用幾根桿為好
冰釣時大多數人用三到五根桿,也有人用七八根桿垂釣,在一處釣位分為兩層冰眼,相互錯開冰孔垂釣。由於我喜歡撿魚釣的緣故,用12根桿分為三組垂釣,以一處最新釣位為主,過一會就到其他釣位檢查一下。
自製魚桿導線眼
選內徑一毫米左右的硬芯電線,去掉裏面金屬絲,將外皮剪成15毫米小段備用,在選好的魚桿上,每隔300毫米到400毫米用膠條固定一段電線外皮,膠條纏繞四五層。各外皮應在一條直線上,以利於線的正常運行。
鉤子的選擇
冰釣時由於水溫較低,魚類大多處於半休眠狀態,魚類吃餌動作很小,所以最好用較小的魚鉤,用0.2毫米以下主線釣鯽魚時,最好用伊士尼三到五號鉤,如果用較粗的主線釣大魚時,可用大一些的魚鉤。冰釣時的魚鉤一定要小於其它季節。根據我個人的看法,冰釣時最好采用黑顏色的魚鉤,因為黃色的魚鉤和白色的魚鉤的咬鉤率明顯低於黑色魚鉤。可能是反差比較大的緣故
冰釣繞線輪
冰釣用海桿繞線輪很不方便,又笨重又容易損壞,最好選用市售的小尼龍繞線輪和金屬小輪,價格在十幾元到幾十元,既方便又實惠,小繞線輪底部一般都能與海桿相配,只要把線輪裝在海桿上就可以用了。如果用自製魚稈,魚稈直徑大多細於海桿,不能與繞線輪直接配合,需要改變繞線輪底部的半圓。繞線輪大多用尼龍製作,只要用蠟燭加熱它的底部,待到它遇熱軟化以後,戴手套將它按在釣桿上,使它的半園與魚桿配合,過一會兒冷卻以後,就可用膠條固定了。這時要註意與導線眼垂直。
主線的選擇
冰釣應該用手感柔軟的釣線,冬季由於水溫較低,魚類的活動量少於其它季節,魚類的力量也小於其它季節。線的直徑可小於其它季節。根據不同的對象魚選擇線的直徑,一般釣一斤以裏的魚用0.2毫米釣線,釣較大的魚時可用較粗的主線,但最粗不要超過0.25毫米,否則線從輪子上入水時會呈螺旋狀,短時間內不會變直,大大降低了魚漂的靈敏度。
主線的長度
主線的長度要根據水的深度來定,如果光釣魚坑,有十米就足夠了,一線盤線20米,正好夠兩稈線,如果以野釣為主就需要每桿20米線了,因為野釣時十幾米深處也照樣上魚,這時如果因線不夠長而夠不到底,只能在一邊當觀眾就很難受了。魚線可釣的水深計算方法是:線的總長減去桿長,再減去半米,再減去漂長,答案就是此線可釣的最深度。
魚漂的選擇
魚漂的長度應短於冰孔的直徑,最好在150毫米以內,以防止擡桿時被卡住,最好要用帶有一段軟線的那一種傳統釣魚漂和漂座,不要用太空豆和臺釣魚漂,因為冰釣時,每天要多次移動釣位,多次調整水線,上下移動魚漂,有時一次要調水線好幾米,太空豆損壞率極高,更換太空豆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魚漂的標目最好用上下一般粗的,在漂尖掛上冰柱時好擄下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