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水溫要暖
即釣溫暖的地方。池塘哪裏最溫暖呢?深水無疑。有的池塘周邊有房屋,一則房屋擋風,二則屋內常常有廢水流入,廢水的溫度常常高於池水,也是魚喜愛之處。有的池塘周邊有很多草,草能避風,草下往往比空曠處溫度高。有的池塘水較淺,深處與淺處溫度相差不很大。但當太陽出來後,淺水升溫較快,魚就不會躲在深水區,而是到淺水區了。這時,就要釣有太陽的淺水區了。此外,釣溫還有另一層意思,即出釣要選擇溫暖的天氣,如晴天和多雲的天氣,以及由暖濕氣流控製的陰雨天。
二是水面要小
即釣小池塘。由於冬天的魚相對集中在深水區,深水一般在兩個地方,一是塘基邊,二是塘中央。塘基邊好辦,伸竿就能釣著,塘中央就比較麻煩,特別是大塘,短竿幾乎沒有辦法,而小塘往往還能釣著。小塘還有一個優點,由於水面小,受風吹的面積也較小,降溫相對大塘也就小了,水溫往往比大塘高。
三是水深要深
即釣深水。由於氣溫低,水溫同樣下降。但水表和水底下降的程度是不一樣的:一般情況下,水表由於直接接觸寒冷的空氣,水溫較低;水底離冷空氣較遠,降溫相對較小,加上地溫影響,越深越能保持相對較高溫度。魚在水表待不住,都往深水區跑,所以,釣魚就要釣深水。
四是釣位要北
即就方位而言,如果南北方向條件大體相當的話,選擇北邊比南邊好。為什麽?因為冬天太陽偏南,北邊水域正對太陽,陽光終日照射,水容易受熱;加上冬天多北風,風向南邊刮,北邊反而風小,所以北邊水溫往往比南邊高。這種情況在周邊有樹木和建築物的時候最為明顯。因為北邊樹木、房屋無法遮擋陽光,反而能把北風擋住,水溫明顯高於南邊。而且,不但晴天如此,陰天也如此,因為晴天魚在北邊能享受到陽光,形成了習慣,即使天不晴,它也常在那裏待著。不但冬天待著,大部分春天也在那待著。
五是線組要細
這是就釣具而言的,即細線、細(小)鉤、細(小)漂、細(小)墜。原因是冬天魚不太活動,咬鉤動作輕,口張得不大,所以鉤要小;漂送得不高,所以墜要輕,線要細,漂要細(小)。值得註意的是漂細(小)、墜輕往往與釣深形成矛盾,因為釣得深,水線就會長,墜子輕就會下沈慢,甚至難以落底。解決的辦法還是要用大漂,但不能用筒子漂,而要用長尾漂,長尾漂漂尖細,反應靈敏,效果和細(小)漂一樣。但是,長尾大漂又必須配大墜,又會使釣組不靈敏。解決的辦法是把大墜分成大小兩部分,大的部分固定於鉤以上10厘米處,小的部分固定於鉤上1厘米處。小部分承擔的浮力大約相當於浮漂升降3~4目。這種上下雙墜是釣深水提高靈敏度的極好辦法。
六是餌料要濃
是針對餌料說的,即餌味要濃。冬季的對象魚多為鯽魚、鯉魚。由於氣溫低,它們少吃懶動,一般香味難以調動它們的就食積極性,必須用濃香。如果是動物性餌料如蚯蚓,冬天與夏天氣味沒什麽區別,怎麽“濃”呢?那就是加大餌味的分量,一則是用活餌,使之具有餌料的腥味;二是用大餌,使之餌味更濃。同時,活餌更能吸引魚,大餌也更具誘惑力,釣效無疑更好。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