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浮遊磯釣當中,遇到橫向流水是經常困擾著我們的一個問題,如果遇到橫向流水,不施加外力的話,釣組就會隨著水流動的方向而呈現橫向運動,但是如果施加外力的話,會導致釣組漸漸往岸邊靠攏,最後原理誘餌帶。這時候就很考驗我們的磯釣水平了,下面我們就從操作手法、釣組選擇和誘餌打法這三個方面說說應該如何應對浮遊磯釣當中的橫向流水問題。
一、明確橫向流水無法通過簡單施加外力解決的原因
1.對於固定式釣組;這一點非常明顯,固定式釣組的浮漂不能在主線上移動,只要主線一動,浮漂就會移動;因此出現橫向流水的時候,更建議使用半遊動釣組;
2.對於半遊動釣組;當主線受到操控時,主線和浮漂的線孔上沿會出現一個“7”字形的轉折點,再加上浮漂的線孔又長又細,主線的拉動受到轉折點和孔壁摩擦力的影響會放大對浮漂施加的力量,使得浮漂隨著主線的拉動一起移動;
明確了外力施加時釣組移動的原因,就可以知道:只要能夠減少主線和浮漂之間的相互受力,就能夠減少釣組的移動幅度;
二、從操作手法角度解決
這一角度解決的入手點就是通過操作手法的改變使得我們能夠逆著水流而不是垂直水流拖帶釣組,這樣的話主線對浮漂的受力方向就會趨近與橫向流水同水平,那麽主線對浮漂施加的拉向岸邊的帶回力就會減少了;
1.盡量使施釣的標點在流尾;即如果流水是從左向右,那麽標點就應該在釣者站立位置的右側;如果標點不在右側,要麽改變站立的位置,要麽將魚引誘至右側,否則無法實施逆流帶動釣組的方法;
2.逆流操作:將竿稍伸到釣組的流頭方向,並盡可能的與釣組保持水平,如下圖右側;如果標點離岸太遠,釣竿無法觸及,此時盡量加大主線與水流的角度,即減少向近岸的帶回力,同時利用誘餌將標點製造到流尾的遠端;
3.如果釣點出現風的幹擾:
(1)風同流水逆向,此時會出現主線被風吹著向左方移動,而釣組會隨著水流向右方移動,從而使得主線在水面上產生一個大弧形,並將釣組往岸邊拉動,同時可能出現釣餌無法達到釣棚深度的情況;此時應當大幅度擡起釣竿,將主線提離水面後緊接著在主線接近於海面的同時彈動竿稍,使接近於浮漂的主線呈蛇形彎曲,從而達到利用主線牽製力減緩浮漂乘流速度的目的;
(2)風與流水同向,此時風的作用會加快浮漂前進的速度,從而加重浮漂在前、釣餌在後的情況;此時的操作方法與逆風操作相同;
三、從釣組選擇的角度
1.選擇重心比較高、在水中易傾斜的浮漂;這類浮漂在受力後會向著施加力量的方向傾斜,從而擴大了主線與浮漂的夾角,降低了摩擦力;
2.選擇孔徑粗、短的中通式浮漂或外掛式浮漂;
3.在確保釣餌能夠順利到達釣棚的情況下盡量使用輕釣組,因為釣組上咬鉛等配重越輕,主線在孔中通行能力越強;
4.選擇體積大的浮漂,因為浮漂的體積越大、乘流性越好,越不容易受到外力的影響而偏離航道;
5.在保證拉力的情況下選擇細而軟的主線,增強主線的通行能力;
四、從誘餌打法的角度
如果施加外力不可避免的會將釣組帶向岸邊,使得釣餌和誘餌帶分離,那麽不改變操作方式,而是直接將誘餌帶設置在近岸的地方同樣也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如下圖,先在A處打下誘餌,然後在距離A點的遠岸處拋下釣組,並操控釣組向岸邊靠近,再根據流速在原誘餌點A點的近岸處、下遊方向B點再打一次誘餌,這些誘餌最終會到達比第一次更近岸、更遠的流尾方向,這樣就可以形成一條逐漸靠向岸邊的誘餌帶,這樣釣餌和誘餌就可以實現同步了。
在遇到橫向水流時解決方案是非常多的,只要掌握了第一部分的原理,就能夠“對癥下藥”,能夠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因而不僅僅限於以上的方法。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