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我們了解了消波樁釣場的海釣選點及誘餌裝備的選擇,這期我們接著來聽聽消波樁釣場的實戰技法。
消波樁釣場的實戰技法
如果我們選擇釣防波堤基部的深場,可以采取仔細找底後將釣棚確定在近底層的常規釣法。這種釣法在實戰中沒什麽特定的技術要求,只要註意中魚後控好魚,避免上鉤的魚鉆礁切線即可。在此我們不多贅言。
而選擇釣防波堤斜面扭王字塊形成的洞穴時,如果釣法不細膩認真的話,不但釣獲不理想,而且頻頻的掛底會導致斷線損鉤丟釣組,最終令你煩不勝煩。在我的印象當中,曾經有的釣友第一次釣這類釣場時出現過一天損失整卷的50米子線和幾十個鉤子,而最終卻一條魚都沒釣到。
在面對這類釣場時,首先我們應該明確究竟是要釣洞穴石縫還是將魚引到洞穴石縫外面釣。如果想攻擊洞穴石縫內的魚,采用浮遊磯釣釣組並不適宜,最有效的釣組是采用“前打釣法”或者手竿輕墜探釣。而采用浮遊磯釣法的前提就是能夠將魚引離藏身處上浮吃餌。
這裏有個認識上的問題需要解決:很多人會以為黑鯛等親底型魚類一定會在底層活動。而實際情況是,雖然這些魚平日不會無緣無故跑到沒有障礙物的亮水層活動,但在誘餌的刺激下它們有起浮索餌的欲望,再加上消波樁高低起浮的特點為它們提供了隱蔽身體的條件,因此,這些親底類魚在誘餌的刺激下經常會聚集到淹沒在水下的扭王字塊最高點伺機搶食撒下的誘餌,這就為浮遊磯釣對付它們創造了有利條件。
好了,前面我們已經談到如何利用誘餌刺激目標魚的食欲並將其引出洞穴來,接下來就要研究怎樣釣獲這些目標魚。
一、確定釣棚
首先,下竿時我們要大致確定一個釣棚深度。而由於整個防波堤都是呈斜面狀向深處延伸,因此,在整個垂釣階段可以采取“固定釣棚”或“固定釣點”垂釣兩種方法。
“固定釣棚”釣法是指不管潮水漲退,釣組中浮標以下長度不再進行調整,漲潮時就釣得更近些,退潮時就釣得稍遠些,總之整個釣棚深度不做重新調整。
“固定釣點”釣法是指釣組的落點位置大致不變,潮水上漲時按照上漲的高度隨時上調線結,潮水下落時按照下落幅度隨時下調線結,使浮標以下釣組長度適應潮水的漲落,從而確保鉤餌始終穩定在同一釣點的同一水層。
實戰中,這兩種方法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應用。“固定釣棚”釣法因整個垂釣過程不需要再調整線結位置,具有操作簡便的優點,適合一般釣點;而“固定釣點”釣法則更適合重點攻擊某些特定區域。比如,如果釣位前方某個距離內發現了一個小範圍深水區域,就可以采取“固定釣點”釣法做重點探索。
無論采取“固定釣點”還是“固定釣棚”釣法,實際垂釣的釣棚深度都應滿足鉤餌在水下的高度同扭王字塊消波樁水下最高點的平均線相一致的要求。換句話說,最佳的釣棚深度大致上為不加控帶的鉤餌在自由乘流運動過程中會偶爾出現掛底現象,稍加提拉、控帶釣組後,鉤餌就能順利越過掛底的障礙物。
有一點需要註意,消波樁釣場找底不能使用找底鉛進行找底,因此,要想找到這一最佳釣棚深度,可以采取“反向找底法”。大致方法是:在確定了釣點離釣位的距離後,先根據水色透視度情況確定一個大致垂釣的深度(比如從2米5開始),然後拋下釣組隨波逐流,如果釣組不掛底就繼續調深一些,如果釣組掛底就調淺一些,直到找到剛剛開始掛底的深度為止。
二、釣組乘流搜索的距離
在此類釣場近釣淺棚時,誘餌能夠發揮誘引效果的距離受誘餌的沈降速度、水流速度、釣棚深度三個條件製約,垂釣者應該根據這三個條件判斷出誘餌能夠發揮作用的大致有效距離,並根據這一距離確定釣組乘流搜索的範圍,超過了這一範圍就應該收回釣組重新下竿了,否則只能是白白浪費寶貴的垂釣時間。
三、不可放任釣組隨波逐流
在這類水下障礙物高低不平的釣場操作時,適時地采用提拉、控帶手法尤為重要。適時的提拉、控帶不但可以減少掛底的幾率,還具有活化釣餌使釣餌更容易引起目標魚註意的作用。在提拉、控帶釣組時要註意動作要舒緩輕柔,以保證釣餌的運動更自然。
四、盡可能將流尾一側作為主要狙擊區域
為了便於操控釣組,一般應該將誘餌落點、釣組落點設計在釣位的正前方,這樣才能在海流的作用下將狙擊區域製造到流尾一側。
五、準確掌握揚竿刺魚的時機
消波樁釣場的揚竿時機是整個垂釣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揚竿早了會鉤不到魚,揚竿晚了魚就會拖著鉤餌潛回藏身處。一旦魚潛回藏身洞穴,揚竿即使鉤住了魚也會因子線極容易同消波樁摩擦而最終導致切線跑魚。
概括起來講,在扭王字塊消波樁釣場最多出現的丹錐浮標信號有三種:
1)是浮標在運動過程中向下一陰,然後隨著浮標的繼續乘流運動而逐漸緩慢下沈;
2)另一種信號是浮標爽快的斜拉下沈;
3)信號是浮標突然下沈一定深度後停住不動,有時候又接著浮上來,稍做停頓又開始下沈,這種動作會反復多次發生。
以上三種動作,第一種動作主要見於魚鉤掛底時,第二種多為標準的目標魚咬鉤信號,第三種則多見於小雜魚咬鉤時的信號。但是,這些信號往往也會經常混雜到一起,比如第三種信號,在浮標下沈一定深度停止不動時,如果你耐住性子等或者手法輕柔的逗,經常也會出現突然的下拉箭沈,而且這種動作經常會中大家夥。
出現以上信號應該怎麽辦?
新手的處理方法往往是見到浮標下沈就大力揚竿。這種做法的好處是只要鉤住魚,魚想重新紮回洞穴礁縫的機會不大,不容易切線跑魚。不過,這種做法的揚竿成功率極低,中魚率甚至不超過30%,有點撞大運的味道。
而大多數人采取的手法是發現信號後稍微等一下或者采取讀秒揚竿的方法。也就是說,發現浮標出現信號後就註意精力觀察,在浮標出現加速箭沈直至看不見浮標時才揚竿,或者在看不見浮標後仍繼續數“一、二、三”秒後才揚竿。這種揚竿方法中魚的成功率高於前者,但魚潛回洞穴導致的切線概率則變得非常高。
我個人則更喜歡創造讓魚扯竿的信號,因為這樣的信號不但中鉤率高,而且魚鉆回洞穴的機會並不多。其基本手法包括:
1)是勤快的操控釣組,使釣線始終保持若有若無的受力狀態,讓釣線不至於太松弛;
2)是當浮標開始下沈時,非常緩慢輕柔的利用魚竿提拉釣組,這時,靈敏的竿先就會覺察到水下傳來的信息,包括究竟是掛底還是魚的索餌信號,索餌的魚有多大等等。在實施這個動作時請務必記住“緩慢輕柔”這四個字,也就是以前我俗稱的“一寸寸拖拉”;
3)是在拖拉過程中感知到水下傳來的點動信號並清楚這一信號表示水下有魚索餌時,應根據情況稍微下壓竿身讓釣組適當松弛些,這時就經常會出現主線突然加速並最終扯動釣竿的動作,這就是最佳的揚竿時機;
4)是當我們感覺到水下傳來點動一、二下緊接著不再點動的信號時,說明魚在試探餌而並不急於吞鉤進嘴。這時可以稍微放松釣組將魚鉤再送回魚眼前,然後稍作停頓接著再緩慢向上提拉釣組,經過這樣的拉拉扯扯半推半就,只要鉤子上還有餌,就經常會出現魚追著被緩慢提拉起來的鉤餌連續啄咬,反復啄咬幾次吞不進鉤時它就會更著急,最終奮起一口的結果是被鉤子直接鉤住,這時就又出現了扯竿的信號。
相比於前兩種方法,我最後介紹的扯竿手法因為是通過竿先感知信號,因此信號傳遞更直接、更及時,再加向上拖拉釣組的動作經常會誘使魚追著向上運動的釣餌咬,魚容易被引離障礙物,且它們中鉤時魚頭的角度基本都是沖上,因此它們一旦被鉤住要想再返身潛回洞穴逃生的概率就很低。
六、搏魚、撈魚
魚中鉤後的第一反應一定是返身鉆向洞穴或者沖向深水,而任由魚鉆洞的結果多數是切線跑魚。因此只要感覺魚已經中鉤,就不能像在普通深水釣場一樣從容不迫的溜魚,而應該憑借強悍的釣組硬碰硬將魚弓起來,只要魚被弓到半水,就基本成功了一大半。
在搏魚過程中除了初始階段一手不讓的力博外,當魚被弓起來後還經常會出現魚沖向岸邊的現象。此時應該根據魚的位置向側前方盡力外撐,避免魚鉆進岸邊的縫隙中逃脫。
當魚被弓出水面後,也不應像普通釣場一樣將魚溜疲才下抄網撈魚。只要發現了魚被拉出水面,就要毫不遲疑的抖開抄網將網口置於近岸端的水中,另一手持竿迅速將魚拉向網口,兩手配合快速抄魚進網,整個過程要體現既快又準的特點。
最後還要提醒一點:由於消波樁釣場水流平緩、生態豐富,因此這類釣場的未成年魚數量很大。釣魚人在此類釣場應該樹立正確的垂釣理念,盡量放掉中鉤的未成年魚,這也是一個釣魚人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