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魚率是個大概念大問題,但凡讓你與別人相比感到魚獲不滿意,都能說是上魚率低,到底如何上魚快,這估計會成為永恒的釣魚話題。野外也就算了忍了,黑坑再有低魚獲我們可就真受不了了,本期《漁課堂》咱就趕緊從餌料上分析一下上魚率低的原因吧。
無論在哪,無論用什麽釣法,影響上魚率的原因都是五花八門千奇百怪,還因地域不同而各不相同。黑坑這地方,按常理來說上魚應該普遍高呢,可有時也會出現始終無魚上鉤的情況。哪裏出了問題?排除大環境如天氣、水情、魚情等問題外,先看餌料。
一,餌料狀態出問題。
開餌時,我們除了要註意餌料的主攻性、味道等外,狀態也是不能少的,一般我們都希望開出的餌有較強的霧化性,這樣能更快更多地誘魚,這種想法沒錯,可一旦我們過多地追求霧化時,往往會忽略餌料的黏度、附鉤性等狀態,缺失了黏度附鉤性,餌料過散(過於霧化),就會在入水過程中分散釣,到了水底基本就沒餌了,那這樣不上魚就不奇怪了。
二,餌料味道出問題。
餌料真是最容易出問題的環節,我們總說魚餌要夏季清淡、秋季香甜,春季冬季要高腥,可是卻總是做不到位。釣魚高手有時疏忽味道,新手又開不出標準的味道,這對於刁鉆的黑坑魚來說,差錯一點點味道,它有可能就打別兒不吃了。不過我們建議釣黑坑,盡量多用原塘顆粒,主要原因是因為它常被人用來作餵魚的主飼料。
希望本篇文章能幫到各位釣友,如您有不同意見或有更好技巧,請盡情吐槽或指導,算是我們拋磚引玉吧。喜歡的釣友請動下金手指點個關註哦~~就不說您的關註是我的動力了,您不關註,小編也會每天為您更新更好的釣魚知識~T T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